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乡风文明建设的探究与思索

河北文明网时间: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将乡风文明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目标,纳入了"十一五"规划,更加凸现了精神文明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乡风文明,既是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新农村建设中所赋予的新的内涵。建设乡风文明抓什么、如何抓的问题,不仅对新时期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也是需要广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者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认真解答的时代课题。

乡风文明需紧抓

新农村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一种社会状态,是广大农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为改变自身落后面貌而确立的一种奋斗目标,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它既有物质层面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又有精神文明方面的(乡风文明、村容整洁),还有政治文明范畴的(管理民主),而且这三个方面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果说生产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表征,那么乡风文明,应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它要求的是精神层面的境界,反映的是农村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乡风文明,第一次被党的文件提到了如此的高度,更加说明了它在新农村建设中举足轻重的位置。

乡风文明,但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应该侧重的是乡风,落脚在文明.顾名思义应该是"好的乡村风(气)尚"。风气一词的本意是指风土气候、风尚习气、风采气度。风气是许多人通过思维及行为所形成的一种具有普遍性的结果,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和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而在新农村建设中所谓"风气好",就是要促进农村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好习俗、好习惯、好风尚蔚然成风,让农村的民主、文明、和谐成为一种风尚、一种境界。好的社会风气,可以陶冶、滋养人们的道德情操;而不良的观念和行为一旦形成风气,就会腐蚀社会的健康机体。社会风气直接反映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是社会关系最外在的表现形式。良好的社会风气对人的精神状态有着巨大的影响,对经济社会的顺利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反过来,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会为良好社会风气的树立和形成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进而把社会风气提升到更高层次。因此,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乡风文明"作为一项重要要求,不仅明确了"风俗者,天下之大事的重要位置,而且也指明了良好的社会风气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又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精神支撑和动力源泉。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必须统筹落实好"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既不能片面地"唯生产论",也不能把注意力只局限在"盖房搭屋、修路建桥"上,更不能因为乡风文明建设时间长、投入多、见效慢而忽视怠慢。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建设文明乡风的意义与作用,在加速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更要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好,一定要像抓农村产业、抓村容村貌那样来抓乡风文明建设,下大力气让乡风文明起来,进而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发展。

乡风文明抓什么


(未完,全文共16819字,当前显示126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