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读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后感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在文章的一开头毛泽东就跑出这样一个尖锐的问题,他斩钉截铁地向人们指出并论证了“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回答是彻底的辩证唯物论认识论的思想路线。查阅资料联系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和他的其它有关著作,他的这一思想认识路线大体上包含着如下三个方面最主要的基本原理。

就知识的总体性说,无论何种知识都只能从社会实践中得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从认识过程的次序说,感觉经验是第一的东西。但感觉经验的内容有主观自生的与来自社会实践的两种根本不同的性质之分。所以,承认感觉经验第一并不一定就是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也就是说,感觉经验既可以把人引向唯物主义,也可以把人引向唯心主义。只有在承认认识开始于感觉经验的同时,进一步地承认感觉经验来自社会实践,才能坚持认识论的唯物论。因为,人们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社会实践中,才能与客观外界的事物发生接触,使“无数客观外界的现象通过人的眼、耳、鼻、舌、身这五个官能反映到自己的头脑中来”,使人的认识开始发生,开始从客观外界得到感觉经验,形成感性认识。这种基于实践基础上直接产生的感性认识,是认识进一步发展的唯物论基础,是决定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性质的根本,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如果因为重要就把人的认识停止在感性阶段,不再前进,那就会扼杀认识论的能动性和革命性,同消极被动的旧唯物主义反映论为伍了。所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又认为,认识的真正任务不在于感觉,而在于经过感觉到达于思维,即到达于理论的认识。只有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种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的认识深化运动,同样只有在实践基础上才能实现。“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从事各种斗争……开始是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变成了理性认识,这就是思想、理论、知识。”社会实践的直接经验是一切知识的直接来源。所以毛泽东同志说:“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革命的理论和方法,你就得参加革命”;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之所以能够做出他们的理论,除了他们的天才条件之外,主要地是他们亲自参加了当时的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实践,没有这后一个条件,任何天才也是不能成功的。所以,就知识的总体性说,无论何种知识都只能从社会实践的直接经验中得来。依据毛泽东同志所论述的这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在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新世纪,只有那些积极投身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实践中的人,才能深刻地理解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在这个理论和思想指导下形成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才能自觉地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办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一、就知识的真伪性说,无论何种知识都只能由社会实践来判定


(未完,全文共8694字,当前显示122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