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关于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建议

近年来,各地的农村文化建设正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但是,总体来看,农村文化建设与社会经济的发展还不协调,目前部分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现状堪忧。县、乡、村的文化馆、站、室有规划无建设、有建设无管理、有设施无内容、有运营无监督,农民文化生活贫乏。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农村的文化建设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1、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不足,文化基础设施落后。不少地方的党政领导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往往处于“说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状态,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不多,许多地方的文化馆(室)无法改造更新,图书馆购书经费极少甚至没有。

当前新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从表面看是投入问题,但实际上主要是认识问题、组织和工作问题。处在农业和农村发展新阶段的农民群众,在解决温饱以后,对物质和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在增长。不能增加收入,不能满足物质需求,农民生活会贫困;不能发展农村文化,不能满足精神需求量,农民思想会贫困。农民思想这块阵地要靠丰富的物质和健康的文化占领。缺少文化如同减少收入一样,最终导致农民思想信念的动摇、道德的滑坡以及社会的不稳定。我们要通过生动的文化艺术和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寓教于乐,使农民群众在娱乐中学到新的知识技能,在娱乐中确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在娱乐中学会处理农村社会的矛盾,在娱乐中增长发展经济的才干,真正造就一批新型农民。

2、农村缺乏文化建设的是新生代力量,青年人大量进城务工,导致农村日益缺乏文化建设与创新的力量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亿万农民工进城打工,其中很多具有一定文化素质和技能的人转变为城市户口,离开农村,稍有谋生本领的人,都执意走向城市。这固然加快了城市化建设和现代化进程,却也大大削弱了农村发展的力量,人才流失惨重。农村发展文化建设的人力资源力量不断受到削弱。

3、农村文化建设,缺乏全社会的尊重与认同。城市看不起农村,农村看不起农村自己。有条件的,都往外跑,出去打工,甚至定居。在几十年的发展中,农村人的经济地位在降低,农村人的文化空间,受到以城市为代表的现代文化的挤压,被日趋边缘化。看看电视就知道,百分之九十九的电视节目,是关于城市的,农村在当代社会大潮中,在文化上立足的空间都没有。

4、农村文化建设,缺乏有效的机制和配套资源。农村本身拥有自己文化的根,像“三下乡”等文化活动,固然可以扩大农民的眼界,丰富他们的知识,却是外来品。大力挖掘农村自身的文化资源,培育健康向上的乡土文化,才是有效的途径。如名人文化、民俗文化、民间艺术、人文景观、生活习俗等。

二、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党对农村文化事业的领导。刚刚闭幕的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发展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以及中央2012“一号文件”决定,将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尽快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建设新农村文化事业的方针政策,培养农村文化骨干队伍,支持农村民间艺人的创作和文化活动,如县(区)恢复设立文化馆、宣传队、文化信息中心,镇(乡)设立文化园、信息站。让各级文化活动在思想建设方面重放异彩,让政府所投资金,真正成为解决农民精神之渴的“及时雨”。

(二)、实行农村文化建设多元化发展


(未完,全文共14116字,当前显示129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