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新一轮财税改革要用好大数据

中共中央通过的《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指出,要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社会公平、市场统一的税收制度体系,其目标是打造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制度基础。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要建立成熟定型的税制体系,而且要提升税收征管能力。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为优化税制改革方案、提升征管能力,提供了全新机遇。要善于运用大数据思维,挖掘大数据宝藏,释放大数据红利,全力提高财税政策制定的精准性和实施的可控性。

运用大数据优化改革方案。财税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涉及利益的重新调整,更要科学审慎决策。而决策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是对数据的占有与分析。根据财税改革总体方案,制定分项、分步实施方案,也要善于运用大数据思维,依靠数据融合、数据模型等信息技术,对每种方案涉及的税率、税负、范围进行定量分析,对每项改革的收益、成本进行综合评估,权衡利弊得失,建立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成熟定型的税制体系。

运用大数据防范改革风险。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许多内容,如房地产税、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等等,直接涉及居民个人的利益,稍有不慎,极易引发系统性风险。我们既要大胆探索,又要小心求证,积极运用大数据压力测试、定量分析方法和工具,判断和预测每项改革方案一旦实施可能带来的税负增加、居民收入、社会影响等风险。如推进房地产税改革,要在摸清全国房源、户籍的基础上,综合测算每一档税率、每一项减税扣除标准、每一种评估方法,对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影响,以不增加低收入阶层和小微企业的税收负担为底线,把改革的力度、强度和社会的承受度结合起来,切实防范改革发生系统性风险,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运用大数据促进改革落地。大数据是税务机关最宝贵、最急需、最有效的征管资源。通过对海量数据的交换共享、逻辑关联、智能比对,提升税务机关的核心竞争力。一是提升数据采集能力。拓宽渠道,全面获取包括第三方信息在内的海量涉税信息,如银联信息、电商支付信息,以监控流转类税收;银行账户信息、社会征信信息,以监控自然人税收;土地、房产、车船信息,以监控财产类税收;国际情报交换信息,以监控跨境税收等等。二是提升数据应用能力。梳理申报数据、征管数据和第三方信息之间的内在关系,分行业、分税种绘制涉税数据基因图谱,为实施风险管理、反避税和打击偷逃税提供方向和靶子。把政府和社会部门蕴含的大数据优势,转化为税收治理优势,准确体现国家财税政策的意图,保障税制改革目标的实现。

运用大数据评估改革效果。财税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又要重点突破,选取重点领域先行试点,为全面改革积累经验,保障改革的平稳有序推进。通过大数据分析工具,既可以从宏观上、整体上评估试点工作的成败得失,评估改革是否达到了税制设计的初衷,是否做到了稳定税负、优化结构、促进公平,又可以通过微观、定点分析,评估某项改革给特定群体带来的影响,从而找到改革方案的深层次问题,有针对性优化改革方案,避免改革发生系统性风险。


(未完,全文共12935字,当前显示124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