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福州长乐机场决策失误调查

□钟岷源《南风窗》2004年第01期

这条福州市区通往机场的高速路专用线停建了7年。

7年前,福州长乐国际机场通航。当时,这条总长21公里、投资约12亿元的高速公路专用线因资金缺口被时任国家计委副主任的陈桐海叫停。现在,机场方面定于2004年第一季度前动工兴建此路。

陈桐海现在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的老总。当年他极力反对建设福州长乐国际机场,他曾当面批评福建省一位副省长和福州市委书记,直接批评他们是在搞“业绩工程”。

当时的福建省建委党组书记封建安也领教过陈的“厉害”。封告知记者:“我向他汇报机场高速公路专用线的事,途中要建桥,也就是现在的青洲大桥,我建议建双塔双索斜拉桥,投资六七个亿。他就噼哩叭啦一通批,说我头发都白了,过两年就要退了,可以甩手不管还债的事情了。”因陈的反对,当年缓建的青洲大桥在机场通航之后才于2002年12月25日完工,桥长1185米,投资6.5亿元,仍然采用双塔双索斜拉结构。

陈桐海对长乐国际机场没有“好感”的原因是该项目规模过度超前,布点过于集中,投资效益低下。然而陈的声音还是拗不过福建省和福州市“齐心协力”地在北京所做的工作。时任福州市计委主任、福州长乐国际机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的范崇华说:“国家计委还是让步了,同意了长乐机场的立项。”

后来一切不幸被陈桐海言中。投资总额27亿元,包括银行利息累计达32.28亿元的福建“天字一号”工程——福州长乐国际机场于1997年6月23日通航后,经营亏损严重,4年负债达30多亿元,陷入资不抵债的困境。

长乐国际机场的建设,从选址到通航,从亏损到重组,在当地一直都是个相当敏感的话题。2002年11月国家审计署对其重点审计之后,把它作为国内重点建设项目的负面典型,定性为“决策失误造成重大国有资产损失”。审计署署长李金华向媒体宣称:“长乐国际机场由于建设规模过度超前,目前旅客量和货邮量只达到设计规模的1/3左右,航站楼和机场生活区大量闲置,运营4年半累计亏损达11亿元。”

初衷

为什么要建这个机场。当时福建省和福州市基于两点考虑。一是原先的福州义序机场军地两用,规模较小二是着眼两岸“三通”,为直航定点机场做准备

义序机场位于福州市南边,距市区约7公里。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海峡两岸长期处于对峙状态,福建民用航空中断近25年。1974年11月18日,民航福建省管理局成立。同年12月1日,军用福州义序机场开通航班,福建民用航空开始起步。然而,通航5年仅开通了3条航线。

显然,义序机场的规模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客运需要,与福州作为省会城市的形象也不般配。范崇华说:“当时机场的跑道只有2200米,因是军用机场,未设滑行道、联络道,飞机起降,都是从跑道直冲停机坪,波音767要减载后才能起降。而且作为军用机场,它还承担了很多训练任务。”范说,拟建长乐国际机场的同时,1991年,福州市拨专款9000万元用于修建完善义序机场的盲降设施、通讯设备、滑行道、联络道以及专用公路。

兴建长乐国际机场的第二个理由,是计划将其列为两岸“直航”后的定点机场。福建方面组织专家对台湾桃园机场进行评估,认为长乐国际机场建成之后,与桃园机场东西相对,直飞距离较近,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正因有这层含义,国务院、中央军委在正式批准长乐国际机场项目立项时,强调该机场“不仅是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步骤之一,而且将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加速实现海峡两岸三通,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发挥积极作用”。


(未完,全文共19351字,当前显示142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