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企业改制方案

为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创新物资系统体制和机制,实施好甘肃省物产集团“十一五”企业发展规划,促进物资企业的快速发展。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物资系统改革的总体要求,结合甘肃省物产集团的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企业基本情况

1、集团历史沿革。甘肃省物产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根据省人民政府批复(甘政函[2001]65号文)于2001年9月由原甘肃省物资局及其直属有净资产的企业改制组建的国有独资公司,省政府授权集团公司依法经营管理原物资局局机关及直属企业的国有净资产。并授权集团公司托管资不抵债的直属企业,在此基础上集团公司吸纳原省物资局所有无净资产的直属企业和事业单位组建了甘肃省物产集团(属法人联合体)。

2、所属成员单位及构成。甘肃省物产集团共管理35个企事业单位,其中全资和控股子公司13户(包括集团公司机关),托管成员企业18户,事业单位4户。

3、人员状况。截止2006年年底,甘肃省物产集团现有各类人员总计4941人。其中在册国有职工2963人(在岗人员1673人,下岗、进中心、内退、保留关系等1290人);离退休人员1354人(离休102人,退休1252人);其他人员(含集体职工)624

人。

4、资产状况:截止2006年底,集团汇总22户企业账面

1资产和歇业多年的9户企业最后一次汇总数据,集团的资产总额为10.8亿元,负债总额为12.5亿元(尚不含9户歇业企业所欠银行利息),净资产为-1.7亿元,负债率则高达116%;根据省审计厅甘审经贸发[2006]113号《甘肃省审计厅关于甘肃省物产集团截至2006年6月底资产负债损益情况的审计意见》审计结果,甘肃省物产集团在扣除各类资产损失后,资产总额为7.4亿元,负债总额为12.148亿元,净资产为-4.799亿元,负债率为164.2%,集团绝大部分债务是托管的14户资不抵债的困难企业所负。由于无力经营,这些企业近年困难状况不断加重,已成为制约整个集团发展的沉重包袱。物产集团总体上是一个严重资不抵债且长期亏损的企业集团。

5、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集团总体严重资不抵债;二是大部分企业歇业、停业、无法正常运转;三是盘活土地困难;四是下岗职工多、就业压力大;五是职工年龄结构老化、文化层次低、整体素质不高;六是负担离退休人员费用沉重

从上述的基本情况来看,集团公司从2001年由原省物资局改制以后,经过几年的拼搏,尽管有所发展,但集团整体上仍然存在着三个基本没有改变:一是资不抵债的基本状况没有改变;二是长期亏损的局面没有改变;三是困难企业的困难状况还没有彻底改变。造成这样的现状,主要是集团所属国有企业产权单一,机制、体制不活,难以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所以,集团必须在继续抓好当前生产经营的同时,从体制、机制入手,通过产权制度的改革,搭建发展平台,尽快推进物产集团的改制。

二、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改制原则和总体目标

1、指导思想

坚持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国有企业改革方向,坚持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以改革促发展,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贯彻落实省委“发展抓项目、改革抓创新、和谐抓民生、保证抓党建”的总体要求,以提高企业竞争力作为企业改制的中心任务。

2、基本思路

加强领导、整体规划、分类指导、一企一策、先易后难、分步推进;

由“松散型集团体制”改制成“紧密型集团公司体制”,下属企业实行“一控二参三退出”的模式进行改革。

3、改制原则

1)、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充分考虑企业、职工和社会的承受能力,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及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原则;


(未完,全文共18320字,当前显示148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