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河南博物院观后感

上个周末,老师带着我们一块参观了河南博物院,里面陈列着出土的古代的历史文物,上至秦汉,下至民国的东西,都有非常高的收藏价值和观赏价值。

看过之后,我对我们的中华历史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也感受到了河南文化的厚重和灿烂。河南地处华夏腹地,是古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几千年来丰厚的文化积淀,不仅确立了河南作为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地位,同时也造就了河南博物院这一引人注目的文物收藏大馆。

我们参观了3层,从进入大厅的一尊巨大的金色塑像到3层的种种,拍了很多照片,也明白了许多东西。记忆尤甚的是三楼地上的中间有一个水晶球,走近它可以看到从四楼顶上映下的图像,好像它里面有一张太极图。用手触摸时更加神奇,明明看到的是摸到了它但是还差一段距离才真正碰到它,抬头向上仰望装饰的象是银河系的天空一样,星空璀璨,构思巧妙,让人惊叹。

我们在这里停留了很长时间。这里还有甬钟就和在电视节目上见过的那种差不多。甬钟是一种大型打击乐器,也是庙堂祭祀、宫廷宴会必不可少的一种礼器。看简介说明,这套钟距今已有2500年左右的历史。甬钟具备了7声音阶结构,能够跨越四个半八度,可以演奏我们现代各种各样的旋律,它也是我国迄今所发现的(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数量最大、音域最广的一套甬钟。

河南博物院所藏的玉器、骨器、金银器、石刻造像、钱币、书画等,均有值得称道的地方。所藏的玉器,上自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代,下迄明清,其中不泛精美绝伦、玲珑剔透之作。尤其是永城僖山汉墓出土的金镂玉衣,是目前时代最早的一件。馆藏的古代雕刻艺术品,诸如汉画、佛教造像、砖雕和其他浮雕、圆雕作品等,是古代工匠艺人智慧的结晶。其中著名的戏车画像砖、田延和造像碑、刘根造像碑、鲁道明造像碑、十一面六臂观音像、盘龙石砚等等,都是中国美术史上的精典之作。骨器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舞阳贾湖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的骨笛,有“中华第一笛”之美誉,是中国最早的乐器。它是用鹤类动物的腿骨钻7个音孔制作而成。在第6孔与第7孔之间还有一个用来调节音差的小孔。经测试,用它能吹奏出七声齐备的下徵调音阶。贾湖骨笛不只是中国年代最早的乐器实物,更被专家认定为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实验证明,贾湖骨笛不仅能够演奏传统的五声或七声调式的乐曲,而且能够演奏富含变化音的少数民族或外国乐曲。它的出土,改写了先秦音乐史乃至整部中国音乐史,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和价值。它的横空出世,无疑为我们研究中国音乐与乐器发展史。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更重要的是它作为罕见的史前神器、作为中华民族必须翻越的从蒙昧走向文明的第一高峰,其对此后闻名于世的中国礼乐制度,土生土长的中国道家教家道教,乃至整个中华文化、文明都有重大影响。不愧被誉为“中华音乐文明之源”金银器中,河南登封出土的武则天除罪金简、邓州福圣寺塔地宫中出土的金棺银椁,堪称稀世珍宝,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未完,全文共9512字,当前显示119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