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信息化建设解决方案之思想篇

技术白皮书

信息化建设解决方案之思想篇

1、探析组织信息化建设的黑洞

近年来,随着大家对于信息化作用认识的不断深入,企业对于信息化的投入越来越大,信息化建设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但是,随之而来的是,信息化建设也带来了危机——“it黑洞”,主要体现在花费巨大但效果甚微。国际著名咨询公司gartner曾做过一次调查显示,高达80-90%信息化建设项目未达到预定目标,其中80%超出预算,40%部分失败或最终放弃,只有不到25%的it项目完全符合需求及技术目标,10-20%满足全部既定工作标准。“it黑洞”甚至造成了企业对于信息化投入的畏惧,在想建设和不敢建设之间犹豫,联想前总裁柳传志曾对erp建设心态总结为“上erp找死,不上erp等死”这一经典话语。

从国内信息化建设来看,“it黑洞”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it投资黑洞。it投资黑洞主要表现在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投入巨大资金后,却没有达到理想效果,而且后续运行维护还要持续投入维护成本,就像抱着“烫手山芋”一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万能药黑洞。信息化建设是为了解决问题的,尤其是管理问题的,这点没有错,错在许多企业将信息化视为“灵丹妙药”,只要进行信息化建设就能解决一切问题,就能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而实践证明,这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概念型黑洞。目前,信息化建设领域名词辈出,业界曾经流传信息化建设的“三字经”,如mrp、erp、pdm、plm、ehr、cpc、mdm、crm等等,层出不穷的新概念让信息化主管领导应接不暇,部分单位片面追求新技术,在尝鲜的同时也做了小白鼠。

营销型黑洞。基于自身企业利益的驱使,大量的it系统供应商通过大量的营销手段来对企业信息主管人员进行“洗脑”,片面夸大信息化的作用和价值,对于信息化风险却规避不提,导致部分客户产生盲目购买需求,为后期的失败埋下了阴影。

-1-

信息化建设黑洞只能算是信息化建设问题的表象,其根本原因在于信息化建设机制的缺失,这种缺失突出表现在:上无司令部下无执行人,责任不清;信息化绩效考核缺失;信息化管理与控制体系缺失。

首先,不管什么管理问题,本质上是责权利要明确的问题。很多企业在人财物的管理机制上都很健全,但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无论大问题还是小问题,出了问题找不到责任人,导致信息化工作“说起来重要、争论起来次要、做起来不要”的局面。

其次,没有度量,就没有管理,没有管理就没有目标的实现。信息化投资不是仅仅回答“上不上”的问题,而是应该回答“值不值”的问题。没有量化的、可度量的it价值评价就不可能实现对it过程的有效监管和事后评价,信息化追责也无从谈起。

再者,内控机制或体系缺失也是信息化建设的一大障碍,主要表现在体系化、标准化和可审计性方面,与sox法案和外部监管要求差距颇大,内控的缺失也导致信息化建设的失控。

2、全新的信息化建设理念

2.1it治理——确保做正确的事

为什么会出现信息化建设机制的缺失。笔者认为,原因有二:一是意识缺失,绝大多数企业没有意识到信息化建设机制的重要性;二是方法缺失,有些企业虽然意识到了,但是没有好的思路或方法来建设,不知道怎么建设。

it治理的出现,为企业搭建信息化建设机制提供了思路,it治理被认为是“解决信息化建设中深层次的机制和制度问题,建立一整套明确决策权归属和责任承担的制度安排”。it治理是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责任,它包括领导能力、组织结构和流程,以确保组织的it能支持和增强组织的业务战略和目标。it治理主要聚焦在五个方面:战略整合、价值交付、资源管理、风险管理、绩效度量,如下图。山东省软件评测中心

技术白皮书


(未完,全文共38550字,当前显示149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