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一带一路”给重庆经济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及其应对措施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重庆经济的发展受到了较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把双刃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推动了经济转型,但同时也为重庆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经济风险。文章主要介绍了该战略思想的提出为重庆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和遇到的瓶颈以及面对这些挑战应该采取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

一带一路;重庆经济;经济发展;经济产业结构

一、引言

2013年9月和10月,我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先后提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战略构想,简称“一带一路”,就是利用中国现如今在国际中越来越重要的国际地位这个平台,遵循和平发展、互惠互利的原则,积极开展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与贸易往来。

丝绸之路可以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两条主线,主要连接了中亚、非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最终到达欧洲。一带一路主要包括的省份有新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西北的6个省份,黑龙江、吉林、辽宁东北3省,西藏、云南、广西西南3省,上海、福建、浙江、广东、海南5省,内陆地区则是重庆。

二、“一带一路”为重庆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

(一)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提升经济效益

重庆作为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的重要战略地位,善于抓住机会积极发展经济和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自该战略实施以来,重庆市的三次产业结构由原来的“二三一”升华为现在的“三二一”产业结构。2014年重庆市三次产业占比出现大的转变,依次占比7.4∶45.8∶46.8,第三产业超过第二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力,而且三次产业结构内部优化趋势明显,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发展态势。

1.全市传统农业由较单一的结构向多元结构转化。以往主要以“粮猪”的发展带动农业的发展,现在逐渐向“粮猪菜家禽”四大基础产业为支撑,着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的方向转化升级。近三年以来,四大基础农产业实现了“三增”,即播种面积、亩产量、总产量的同步增长,重庆市更是注重农业的转型发展,大力培育经济作物,如药材、水果、蔬菜等,带动粮食作物的发展;以新型的家禽品种(牛、羊)代替以往传统单一且效益低下的品种(猪),鼓励大规模、集聚化的饲养,告别自给自足的小农家庭经营。全面推广农业新技术,提高农村农业科技知识的普及程度,贯彻“三农”思想,对农业耕种、农业机械化进行补贴,使得农业机械化更好地推广,效益农业得到持续良好发展。

2.工业结构向高端化、集约化和绿色低碳化发展。随着十三五规划的出台,五个发展理念(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目标。即要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相协调,减少和关闭污染严重的企业,向集约型、绿色低碳化方向发展。重庆自“一带一路”的提出和“十二五规划”以来坚持走新型的工业化道路,推动工业不断向中高端化迈进。过去,重庆市为了追求经济速度的提升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引进高耗能、重污染的重工业和其他的金属产业,极大地损失了经济效益。目前逐渐向低能耗、集约化的电子制造业的方向升级,以通信设备制造、电子器件制造、电子元件制造为主导产业,基本上形成了“5+6+800”电子网络终端产业集群和以长安为龙头的“1+10+1000”国内最大汽车产业集群。同时全市顺应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发展趋势,引进了国外和国内先进发达地区的液晶面板、集成电路、直升机、机器人、云计算、页岩气、大数据等10大战略性新型产业,完成了一批重大项目,为重庆工业经济更趋多元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未完,全文共17047字,当前显示145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