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中国《劳动合同法》立法意义和成效

摘要: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本文将从西方劳动关系的角度分析新《劳动合同法》的立法背景、意义和成效,并指出其存在的缺陷和进一步完善的途径。关键词:劳动合同法;意义;成效

我国自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新《劳动合同法》以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争论。那么这部旨在惠及亿万劳动者,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的法律,其意义和成效究竟如何呢。通过与我们小组成员的一起学习以及李老师给予的指导,我对这方面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本文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劳动合同法》的立法意义和成效。

一、立法的背景

自从1986年劳动合同制度实施以来,劳动合同已经成为调整劳动关系必不可少的法律机制。但我国目前劳动力相对过剩,强资本弱劳力,劳动者合法权益被侵害的现象比较普遍,劳动争议案件逐年激增。根据图1数据所显示,截止到2005年年底,我国劳动争议案件总量仍保持持续增长,增长率上升较快。案件的绝对数和增长幅度都足以表明,我国已经进入了劳动争议的多发阶段。这是我国劳动关系进一步复杂化的具体体现,与我国现阶段劳动争议案件的争议发展态势有必然的联系。

353031.426.0522.620151050199619971998199920002001年份20022003200420057.154.812.029.3613.5215.4618.41案件数量(万件)25

图11996-2005劳动争议案件趋势情况25000200001924119000案件数量(万件)1500010000904367679847824711024110005000315001996410919971998199920002001年份2002200320042005

图11996-2005集体劳动争议趋势

与此同时,近些年来中国的劳动领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劳动者的权益被侵犯,而且没有救济渠道。从图2可以看出,全国各级劳动争议呈不断上升趋势。而作为社会法,《劳动法》的一个宗旨就是要矫正这些问题。但自1995年开始实施的《劳动法》暴露出与劳动关系的变化不相适应的严重立法滞后问题,原有的劳动法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些新出现的问题。而新《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就是应对我国企业用工领域实际问题,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惩治违法用工、保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举措。

二、西方劳动关系对中国劳动合同法立法的影响

自18世纪的产业革命以来,劳动关系冲突趋于紧张,欧洲各国产业工人开始了各种形式的抗争。面对劳资矛盾的状况,西方国家政府的政策经历了自由放任向积极干预的转变。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各国的工厂立法、劳动保护立法、劳动保险立法、工会法、劳动争议处理法等法律大量出台。直至二次大战后,为了维持国内产业发展,缓解社会的不安定因素,西方国家政府进一步加强了对劳动关系的直接干预力度,并形成了一套规范化、制度化的法律体系和调整机制,使劳动关系的和谐建立在民主法治基础上。


(未完,全文共32824字,当前显示125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