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XX县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提升问题探析

第一篇:xx县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提升问题探析xx县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问题探析

----大学生暑假调查报告

一、xx县新生代农民工的群体特征

(一)文化综合素质普遍提高,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据调查,新生代农民工中90%以上都有初中以上文化,75.3%接受过不同程度的职业培训,96.5%的表示愿意继续学习。他们处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发展性需求提高,受瑰丽多彩的现代城市文化熏陶,思维和价值取向更加多元化。

(二)乡土依恋情结逐渐淡化,城市归属感不断增强。调查显示,第一代农民工中有74.5%的人有务过农经历,而新生代农民工中却只有32.2%的人务过农;87.5%的新生代农民工不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而67.2%的第一代农民工仍然愿意选择农业生产方式作为自己主要的生产方式;新生代农民工更倾向于在城市生活,有71.4%的女性、50.5%的男性选择“在打工的城市买房定居”;针对两代农民工身份差异的调查结果表明,在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中,64.7%认为自己属于工人群体或打工族。

3.5%认为自己拥有部分非农业收入的农民,认为自己是农民工的只有13.8%;而第一代农民工群体中,有50.1%的认为自己属于工人群体或城市打工族,但有23.9%的认为自己是农民工。由此可见,新生代农民工中绝大部分没有务农经历(少数一部分出生在城市),他们对农村土地、传统乡村文化没有多少留恋,对城市现代化生活充满着强烈的向往,要求真正融入城市、成为城市市民,并且大多数人认为自己属于工人群体或城市打工族,而不是农民工。

(三)转移动因凸显发展理性,工作选择的要求更高。从转移动因来看,新一代农民工的“发展理性”比较明显。调查表明,第一代农民工外出务工的目的主要是:赚钱、盖房子、娶媳妇、养家糊口、供孩子上学。而新生代农民工外出务工以出来挣钱为主要目的的仅占17.6%,选择出来锻炼自己、学一门技术、羡慕城市生活或者成为城里人的共占75.4%。从工作选择看,新生代农民工的要求也明显高于第一代农民工。第一代农民工主要进入的是建筑业、运输业等一些体力劳动为主的行业,新生代农民工则将目光更多地投向三产服务业、纺织业、电子业等行业,即使选择建筑行业,也主要选择水电、油漆等工作。在调查中,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都表示想进入那些适合自己发展的、能学到技能的企业。

二、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提升的现实因素

(一)文化和技术素质较低。据调查统计,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主要以九年义务教育为主,也有少数人接受了高中以上教育,接受过职业中专或职业高中教育的仅占7.6%由于文化和技术素质偏低,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流向低技术含量的行业或工种,自由选择进入技术含量较高行业和岗位的机会很少。文化素质不高,导致新生代农民工主动就业的能力也不高,一般创办高新产业的可能性不大。同时,由于受技能与素质相对较低的限制,一些新生代农民工产业选择概念模糊,营销观念落后,商机把握不准,靠经验凭感觉的多,即使在比较低端的行业创业,其创业也不太成功。总体来看,新生代农民工在受教育程度上虽然普遍高于老一代,但在专业技能方面却没有多少提高,文化和技术素质偏低仍是制约他们就业能力提升的瓶颈之一。

(二)就业观念滞后。调查显示,许多新生代农民工都愿意学电脑、开车、外语等看似时髦,实际却是普及性的本领,而不愿意学焊工、厨师等需要较大的本领,在就业上表现出很多不成熟的方面:对工作岗位比较挑剔,怕吃苦、爱面子;对发达地区、大城市、高工资的盲目追求。


(未完,全文共29496字,当前显示144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