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八埭头文化及书画院介绍

下面,我用十几分钟时间向大家介绍我们平凉社区的文化工作。

几年来,我们平凉社区文化工作在社区党工委和办事处的领导下,有了比较大的发展,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文化团队发展较快,共培育了41支文艺团队,包括吹拉弹唱、琴棋书画,我们除了满足老百姓的业余文化活动之外,还经常推举部分文艺节目参加上海市汇演比赛,可喜的是,连续三年我们选送的文艺节目都得到了优秀奖、组织奖和一等奖的好成绩。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还得到了企业的大力支持,在这里,我代表文化活动中心向各位领导表示衷心感谢。

我们在做好正常群众文化工作的同时,也在努力打造具有平凉社区特色的特色文化,就是八埭头文化,并成立了八埭头书画院。下面我就从这两个方面向各位做个专题汇报。

一是关于八埭头文化。随着动迁力度的不断加大,八埭头区域的老式旧里已经开始消失,如何保留住八埭头的历史记忆,又不影响上海城市规划和建设,近来我们在着手研究八埭头文化,把这些历史片段用文字、图片和影像资料等方式保留下来,用八埭头书画院这样一个载体来传播八埭头文化,让“八埭头”就象十六铺、陆家嘴、五角场等区域名称一样世代相传。为什么要研究、值不值得研究八埭头文化,这可能是一些人怀疑的问题,下面我从八个方面简要把八埭头的有关历史做个说明,让八埭头厚重的历史文化,来证明研究八埭头文化的重要性。

第一、八埭头是中国近代工业最早形成的工业园区:大家都知道,杨浦三个百年的其中百年工业主要是指杨树浦地区的工业,杨树浦的老企业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代表了中国近代工业早期的最高水平。八埭头区域又是杨树浦工业带的最早工业园区,是中国近代工业最早、最集中的区域,这里有:天章记录纸厂、杨树浦水厂、上海船厂总部码头、恒丰纱厂、正广和汽水厂、花旗烟厂等等,大多是1880—1884年建造。

第二、八埭头是中国房地产业最早的发源地之一。随着八埭头区域工业的不断发展,人口骤增,住房需求量不断增加,加之这里地价低廉(仅市中心地价的一成左右),房地产商应时而生。

1908年,天主教会在水厂船厂的对面、杨树浦路的北侧购置了大片农田,在通北路两侧建造了八排广式房子(习称八埭头),每排两层14间,连同毗邻地段兴建的教会出租房共有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大多出租给附近的水厂、船厂、纺织厂和一些码头工人居住,一层商铺也有部分永久卖给一些商贩,用着店铺。因此,中国房地产业从这里就初露端倪。

第三、八埭头是杨浦境内最早形成的商业街市:

1908年建成的八埭头,是一个长方形状,以通北路为轴线,东到许昌路,南近杨树浦路,西至景星路,北到榆林路。因此,八埭头以通北路为纵向、平凉路为横向的一楼商铺便形成了杨浦区境内最早的商贸中心,有:同新百货店、协泰祥绸布店、宏大鞋帽店、同保康中药店、老大同南货店、沪东状元楼、大同新南货店、万大油酱店、万泰昌粮店、金城钟表店、四九七烟店、天泉浴室、康明照相馆、榆林理发店等。第

四、八埭头是杨浦乃至上海寺庙、教堂最集中的区域之一:

在八埭头区域具有厚实的宗教历史文化,据考证,周围有寺庙、教堂15座。八埭头中心位置有天主教堂(惠民路692号,通北路口),东侧三里路程有在宋朝太平兴国年间建成的古刹太平教寺(现称太平报恩寺:位于兰州路373号,龙江路口),西侧三里路程有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l736~1795)的下海庙,位于昆明路73号(海门路口),距今有300多年历史,另外,八埭头周围还曾经有过基督教第二祈祷会堂、佛教观音堂、福慧寺、天宁寺、福田庵等,以及2座伊斯兰教清真寺。

第五、八埭头是上海最长寿的区域之一:


(未完,全文共9942字,当前显示147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