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也谈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幼儿园的教学过程是复杂的,因此教学过程要体现出程序的阶段性,但又不是固定不变的。要想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教师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处理,依靠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更多的知识经验和培养各方面的能力。如何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进行评价、引导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反思,帮助教师采用什么方法和步骤更能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我园当前园本教研的重点问题。我园在这次优质课评比的基础上,采取课后和老师们进行互动和研讨的方式,从改革课堂教学的现状和提高课题教学的有效性的问题上,对教师在课题教学中的片段进行评价、分析和反思,探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和手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案例描述和分析】

一、幼儿已有经验与有效教学

案例描述:

场景1:由于中班的幼儿对故事《狼来了》都非常熟悉,当老师一开始引入的时候,幼儿就叫起来:老师,这个故事我听过了„„上课的教师一下子就懵了,但是教师稍微缓了一下却选择忽略幼儿已有经验的这个问题,还是按预设的方案把活动上下来。

场景2。小、中班的幼儿都知道怎么说“悄悄话”,可在大班音乐活动“悄悄话”中,教师却花了一定的时间让幼儿多次反复地演练两个人说悄悄话的形态,结果幼儿不听指令,故意捣乱。

分析。如何把握幼儿的已有经验及唤醒、启发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参与学习、解决问题、获得知识与能力,这是教学的根本目的之一。显然场景中所描述的两位老师在课前没有很好的研究幼儿,在教学活动中也没有及时的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导致了以上所描述的无效教学。怎样做到才能达到呢。其核心是“一切从幼儿的实际出发”,就是说要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幼儿的已有知识、经验等来设计活动。

二、教学内涵的把握与有效教学

案例描述:

大班散文诗《画房子》,“用绿色的笔画一个碧水荡漾的池塘送给青蛙作房子,用蓝色的笔画一片蓝色的天空送给星星作房子„„”教师只从表象的“用什么笔画什么送给谁作房子”去分析、理解原诗,而未能在“为什么”上下功夫,即引导幼儿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去思考、联想。于是在仿编时,幼儿说的都是“我用绿色的笔画绿房子送给小羊”,我用蓝色的笔画蓝房子送给小兔”„„

分析。该教师由于对教材的钻研不透彻,只注意到教材表层所叙述的事件、描述的词句,很少考虑教材自身较深层次的内涵。所以,把握不住揭示内容的主线,启发引导就很难到位。

三、教学形式的创新与有效教学

案例描述画符号记录

中班科学“有趣的转动”,老师请幼儿参观玩具超市后,预测超市里摆放的玩具是否会转动:“请你把认为回转的和不会转的玩具,用两种不同的符号表示出来,画在记录单里。”结果,幼儿画的记录符号五花八门:有用蝴蝶结表示会转,花儿表示不会转;有用花表示会转,小草表示不会转;有用树表示会转,月亮表示不会转;有的甚至画了太阳、白云、小鸟三种符号在记录单上;有一位女孩子先用“√”表示会转,用“×”表示不会转,但一看旁边的孩子都在画不同的符号,随即将“√”、“×”符号改为小草和花朵„„由于孩子们热衷于画不同的符号,而忘记了活动的任务,当教师请小朋友“介绍一下你是用什么符号表示的。”好多孩子画好后自己也说不清楚画中所表示的是会转的还是不会转的。

分析。教师预设的目的是想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尝试并用自己的方法画出“一种即方便而又能让大家一看就明白的符号”。但是,由于该要求不贴近中班孩子的实际且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本来

一、二分钟就完成的预测,却花了十多分钟,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在验证预测结果时由于记录不一致幼儿难以比较说明自己原先的猜测与实际探究的结果是否一致


(未完,全文共14130字,当前显示147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