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祖国六十年来的科技发展

新中国从刚刚成立时的百废待兴到今天的国泰民安科技腾飞,期间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人民的生活也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六十年来我们坚定了科学技术是人类战胜自然、改造自然的武器,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科技的每一次发展都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飞跃,都是人类征服自然、征服自身的划时代的胜利。

1949年的中国,只有铁路网和长江水运尚能称得上近代化,铁路共2万公里,一半以上分布在东北,其余均在沿海、平原地带,通车率不足50%,复线率4%,机车4000台,轮驳船5698艘,合计载重吨位37万,沿海泊位161个,其中铁路在客、货总周转量中占84%和71%,水路货物周转量占25%。公路名义上有8.07万公里,但破损严重,大部分是继承自农业时代的“官道”,硬化路面的等级公路只有数百公里,运输量可以忽略不计。至于商业民航和管道运输,完全是一片空白。

面临这样低的起点,到70年代末,中国已经建成了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可以独立设计生产现代工业的几乎所有门类的产品。中国在短短二十余年的时间里,从只能仿制汉阳造步枪、修理山炮的农业国家一跃成为具有独立、较完整工业体系的国家,走完了日本近百年的知识和技术积累之路。不幸的是,从1966年开始,中国经历了长达10年的“文化大革命”。这场政治运动对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无疑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其间,科技管理陷入瘫痪,研究机构被肢解,广大科学技术工作者被迫停止科研工作,中国的科学技术几乎停滞不前。但是尽管如此,中国科学技术工作者还是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就。1966年,中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成功;1970年,“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在这样的基础之上,1975年周恩来总理在全国四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提出了到20世纪末,实现农业、工业、国防、科技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1978年,邓小平提出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并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番话极大地鼓舞了中国的知识分子。这预示着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将由乱到治、由衰到兴。不久以后,1978年12月,召开了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此,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也真正迎来了科学的春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科技实力显著提升,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进一步缩小,部分领域已经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我国科技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影响在迅速提升。30年来,我国科技领域涌现出一大批重大的创新成果,像载人航天、杂交水稻等,这显示了我国原始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与此同时,我国重大技术装备的自主研发能力也明显提升,高技术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科技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解决“三农”问题,支撑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最近几年堪称祖国发展当之无愧的“中国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北京申办奥运成功;举办“apec”会议;“神舟六号”飞船上天,实现千年飞天梦想„„

作为当前社会的一员,我们不仅应该认识到科技的重要性,还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技术,用科学技术来武装我们的头脑,具有献身科学的勇气和决心,具有用科学技术来发展全人类的博大胸怀。更重要地是,我们还应当要热爱科学,尊重科学。

第二篇:辉煌六十年征文:六十年来祖国的变化十一将至,我们伟大的祖国即将迎来六十华诞。六十年一甲子,我们伟大的祖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六十年来,中国一步步走向繁荣昌盛,华夏儿女们安居乐业。


(未完,全文共5814字,当前显示149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