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如何听取党内外群众意见

答:党章规定:“党的支部委员会对申请入党的人,要注意征求党内外有关群众的意见,进行严格的审查,认为合格后再提交支部大会讨论。”这一规定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和接受群众监督的优良传统,有利于全面考察发展对象,保证新党员质量。发展对象生活在群众之中,群众最了解他们的思想、工作和学习等情况。群众意见记录,可整理后由反映意见的人签名,也可由主持人和记录人一起签名,以证实所整理意见属实即可。

党支部应采取召开各种座谈会或个别征求意见等方式,征求党内外群众对发展对象的意见。这项工作要由支部委派两名熟悉此项工作的支部党员负责,一人主持,一人记录,但听取的意见要如实向党支部大会汇报,并注意为反映意见的人保密。

基层党支部在召开接收预备党员大会之前,要将发展对象基本情况报上级党委进行预审。预审的主要内容是:发展对象是否列入当年发展计划、入党手续是否完备,问题是否清楚、有无正式结论,是否经过集中培训,培养时间是否在一年以上等等。

第二篇:听取党内外群众的意见组织听取党内外群众的意见

86.听取党内外群众意见的方式有哪些

87.什么时间听取党内外群众的意见

88.如何处理党内外群众反映的问题

89.听取党内外群众意见应注意哪些问题

90.对发展对象采取个别访谈和座谈会的形式听取意见后,为什么还要进行公示。

91.在公示过程中,对诬陷、借机打击报复公示对象的行为怎么处理

92.对群众超过公示期限反映的问题怎么处理

86.听取党内外群众意见的方式有哪些

听取党内外群众意见,通常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个别访谈。即分别找有关人员进行个别了解,听取对发展对象的意见。个别访谈,群众一般没有顾虑,愿意讲真话,效果较好。

(2)召开座谈会。即找若干群众集体座谈对发展对象的意见。以座谈会的形式听取意见,可以对某些问题展开讨论,加深了解,有利于统一认识。但个别人员可能会产生思想顾虑,会上不愿发表不同意见。

(3)进行公示。这是近几年基层党组织创造的—种广泛听取党内外群众意见的好形式。即将发展对象的有关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现任职务、主要经历、申请入党时间、支委会意见等)通过张榜、公告等多种形式在发展对象的单位和工作场所等处公布,或以会议的形式向党内外群众宣布。进行公示,透明度高,征求意见的范围广。

87.什么时间听取党内外群众的意见

一般情况下,在确定为发展对象前听取党内外群众的意见。但从实际工作中看,不少基层党组织还根据听取党内外群众意见方式的不同,确定不同的时间。以个别访谈和座谈会形式听取党内外群众意见,—般放在报上级党组织预审前进行。公示一般也应放在报上级党组织预审前,也可以放在上级党组织预审后、支部大会讨论前两周左右进行。公示的期限,一般不少于一周。

88.如何处理党内外群众反映的问题

对党内外群众反映的问题,党支部要认真进行分析研究和调查核实,并根据不同情况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

(1)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如查无实据或与事实不符,不影响其入党。

(2)如反映的问题较严重,一时难以查实但又不能轻易否定;或有一定问题,尚不具备党员条件,应暂缓发展。

(3)如反映的问题较严重,且情况属实,应不予发展。

89.听取党内外群众意见应注意哪些问题

(1)召开群众座谈会要讲究效果,每次人数不宜过多,注意不要将不同观点的人放在一起座谈,也不要将党员和非党群众放在一起座谈。否则,将会影响不同意见的发表,致使座谈会可能流于形式。

(2)进行公示时,党组织应为群众反映情况提供便利,比如设置意见箱,提供反映电话等,并要设法消除群众的思想顾虑,做好保密工作,不得泄漏提意见人的有关情况。


(未完,全文共5155字,当前显示149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