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台儿庄战役观后感

周恩来同志当时评价说。“这次胜利虽然在一个地方,但它的意义却在影响战斗全局,影响全国,影响敌人,影响世界。”

台儿庄战役的结局,说明了日军并不是不可战胜的。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来,日军在华北和华中地区均受到了中国军队的抵抗,而且还在平型关地区遭受了八路军歼灭1000多人的败迹,但总的说进攻是顺利的。这次台儿庄战役,日军两个精锐师团的主力一部却在中国军队的包围攻击下,仓皇败退,溃逃时重武器、军用物资和士兵的尸体大量遗弃在战场上。这是日军一次战役进攻中的败退。这在日军侵华战争以来尚属首次。在日军来说,这不仅是在兵力数量上的损失,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挫折。“大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破灭了。日军《步兵第10联队战斗详报》载“不识他人,徒自安于自我陶醉,为国军计,更应以此为慎戒”。

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在政治上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鼓舞了抗日军队的士气,用胜利的事实证明了“亡国论”是没有根据的。在军事上取得了消灭日军一万余人的胜利,达到了消耗日军兵力的目的。这些都是有利于抗战持久战的总方针实现的。当然,战役本身对中日战争的全局并不起多大的战略作战,因此对台儿庄战役在军事上的意义,不宜评价过高。

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改变了国际上对中日战争前途的看法。抗战爆发以来,国际上对中国抗战的前途大多抱悲观的看法。台儿庄战役胜利的消息传出,有的国家甚至不敢相信。1938年4月9日路透社电讯说;“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线之战局极为注意,最初中国军队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在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所以,英赞扬此战胜利的评论。显然,这次胜利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并为争取外援增强了有利条件。

第二篇:台儿庄战役台儿庄战役

【1】

摘要。台儿庄战役是自抗战以来,国民党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取得了正面战场第一次大捷的战役。这场战役的胜利源于全国同胞共同的决心以及真正的觉悟,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提高了将士战胜敌人的勇气和信心。这场战役是我国抗日战争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战争,本文从这场战役的背景、军队与战略技术、胜败原因、影响等方面对台儿庄战役进行探讨,从中发掘出这场胜利来之不易的战役的关键点。此次战役坚定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信心,鼓舞了全民族的士气,改变了国际视听,消灭了日本侵略者的威风。

关键词。台儿庄国民党战略技术国共合作进入1938年后,日本高层对侵华战争的前景“一片看好”。国际上,德国已经承认“伪满洲国”,德中关系迅速降温;除苏联外,英美等西方国家对日本的侵略行径依然置若罔闻,没有任何有力的制裁措施或对华援助。日军于1937年12月13日和27日相继占领南京、济南后,为了迅速实现灭亡中国的计划,连贯南北战场,决定以南京、济南为基地【2】

,从南北两端沿津浦铁路夹击津浦路和陇海路的枢纽、中国南北交通的中心之一——徐州。著名的徐州会战就此打响。台儿庄战役是国民党军队保卫徐州的一次外围战役。

一、背景1.1地理背景

台儿庄的地理背景非常重要,台儿庄地处苏鲁交界,位于枣庄南部,地处徐州东北30公里的大运河北岸,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区驻地)至赵墩的铁路支线上,北连津浦路,南接陇海线,西面毗邻南四湖,为山东南大门、徐州之门户,乃是南下徐州的最后一道屏障,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横贯全境,自古是南北漕运枢纽。台儿庄既是陇海、津浦两条铁路的一个战略据点,又是京杭大运河的一个咽喉要道,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历史上为兵家必争之地,是日军夹击徐州的首争之地【3】

1.2战争背景


(未完,全文共9453字,当前显示144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