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我的自传

我出生于1985年,出生的地方,行政区划当时叫商南县试马寨红庙村。当年赵匡胤丢失宝马的试马寨也曾经是商贾云集、热闹非凡的集市,但终究敌不过家乡山大沟深、交通状况差的自然条件,因此家乡经济发展滞后,在那个年代,大家都很穷。父亲是一名教师,母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兄弟姐妹六个中同时在读书的最多的时候就有三个。那个年代没有“蛋奶计划”,更没有“免费义务教育”,仅凭父亲每月那微薄的工资,根本养活不了一大家人。还好大地母亲是仁慈的,村里给分的两块平地和两块山地,在父母亲的勤劳耕作下,为全家提供了基本的温饱保障。

因为家里穷,没钱交学前班的学费,在同龄发小都在大队公社的土坯房里读学前班的时候,我还在邻居家的门前玩沙、玩自己摆放的青砖“多米诺骨牌”。6岁那年,我跟随父亲在田家湾小学读一年级(当时还是清泉镇田家湾村)。家里距学校有30多里,山路坑坑洼洼,而仅有的交通工具就是父亲那辆老式加重自行车。还记得有一次车子在下坡的时候撞到了石尖上,摔倒的那刻父亲用胳膊护着我,我摔在了父亲的身上,父亲还没来得及拍身上的尘土,就急急忙忙问我哪儿摔疼了没。

小学二年级开始我转到了家门口的红庙小学,韩云莲老师和蒋玲老师作为我的启蒙老师,对我后来的学习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她们在教授课堂知识的同时,还教会了我们要拾金不昧、要团结同学尊敬老师……

1995年,也就是我读五年级的那年秋天,因为繁重的劳作,母亲病的很重。近两个月的时间,母亲一直在家里打点滴,父亲这时候调任离家较近的毛河小学任教,还好可以早出晚归回来照顾母亲和我,做饭、洗衣、干农活……当时正值花生的收获季节,帮家里摘完花生后,为了完成勤工俭学,我冒着秋雨,在房前屋后别人挖过花生的农田里奔走,哪怕是从泥土里用手刨出来的一粒花生,都给我带来收获的喜悦,因为在那个幼小的心灵里,那每一粒花生都意味着给父母亲减轻了一点负担,意味着让他们少操了一份心。那时候父亲经常教育我,读书可以改变命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穷则思变,不知道从何时起,我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直到六年级小学毕业,我的学习成绩都稳定在班上前三名,同时还一直担任班上的班长。

1997年,我小学毕业后考入试马镇初级中学(当时还没普及九年免费义务教育,考初中就像现在的考高中一样,有分数线限制)。因为离家远,只能住学校宿舍。一天三顿吃着大锅玉米糊汤,就着从家里带的瓶装酸菜,没有了父母亲的臂膀呵护,在学校里学会了自己洗衣服、自己缝缝补补。与住家读书不同,寄宿读书有特别多的时间和同学们在一起,不管是在教室里一起学习,还是在宿舍家长里短,或者在乒乓球台和篮球场上厮杀,能长期和小伙伴们打成一片。这种寄宿状况一直持续到我大学毕业,十年的寄宿学校的生活对于培养人的团结协作、自力更生能力不无好处,现在想来,这些对我一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2000年9月1日,我以全区总分第二的优异成绩考入商南县高级中学。相比初中,高中的课程更多,作业量也更大,学习氛围浓厚,一个班至少70个学生,无形中每一个人都给周围同学施加了特别大的学习压力。因为离家更远了,学习任务又很繁重,读高中以后基本都是两到三个月才回家一次。不知道是否回家时间间隔太长的缘故,每回一次家,感觉父亲的头发比之前就要白很多。直到2003年父亲退休,告别待了近四十年的学校回到家里时,我猛然意识到,是父亲老了。


(未完,全文共20368字,当前显示137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