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葡萄架乡基本情况

一、葡萄架乡基本情况

葡萄架乡位于兰考县中部,距县城19公里,地处黄河故道,土地肥沃,交通便利,乡党委、政府驻在葡萄架村。葡萄架乡现辖20个行政村,44个自然村,129个村民小组,全乡汉、回两族人,共有人口32100人,6772户,总面积49.6平方公里,耕地49000亩,经济以农业为主。

本乡交通便利,兰曹路和孟马路分南北,东西穿境而过,全乡电信电话发展迅速,被河南省邮政局命名为电话乡,有线电视信号已进入85%的家庭,目前,全乡各村已安装使用远程教育设施,农民的衣、食、住、行条件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全乡农民人均收入达1500元。

随着加快城乡一体化不断推进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人心,葡萄架乡将南家坡村作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充分改善了该村群众的村居生活环境,在葡萄架乡境内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大有以线带面,向周围辐射之势。给全乡群众向往未来美好生活的带来了第一缕灿烂的阳光。

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乡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业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还比较低,带动作用还不够强,提高经济总量的任务还十分繁重;二是农业发展的基础还比较薄弱,农业结构调整的力度还不够大,农民增收难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三是招商引资缺乏大项目拉动,个别单位和个人招商引资的积极性、主动性还不够高,引进的大项目和高新技术项目的数量还比较少;四是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不完善,与当前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五是普通高校入学率较低,部分中学生存在着退学出外务工的现象;六是农村环境整治难度较大。

第二篇:葡萄架乡乡情概况完整葡萄架乡乡情概况

一、乡基本情况

葡萄架乡位于兰考县中部,距县城19公里,地处黄河故道,土地肥沃,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乡党委、政府驻在葡萄架村。这里原属考城县,1954年改属兰考县,1975年在仪封、红庙、张君墓三公社交界处,划地建立葡萄架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葡萄架乡至今。现辖20个行政村,44个自然村,129个村民小组,全乡有汉回两族人,共有人口32100人,6772户,共有劳动力18900人。耕地41000亩,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小麦、花生、棉花、蔬菜、玉米等,属于典型的农业乡。

葡萄架乡多为沙质土壤,全县主要排灌河——贺李河贯穿东西全境,便于排灌。境内还有老兰商干渠、北沙河、三干渠、幸福河、赵庄西沟、张新沟、魏东干渠等共54条干支渠,可使用的机井共170眼,全乡麦播面积为39500亩,由于今年黄河流量小,我乡原有的黄灌优势发挥不出来,但是全乡干群克服一切困难,千方百计组织群众抗旱浇麦。具体措施是:1充分利用黄河水进行抗旱(已开挖支渠6条引黄)。

2、充分利用井灌进行抗旱。在2003年开展的“平原绿化达标”活动中,本乡退耕还林面积达4000亩。近年来利用黄砦、转香庙、翟庄、韩湘坡、马店等村农民有种植蔬菜的习惯,大力引导农民种植大葱、辣椒、土豆、韭菜及日光温室蔬菜,建立蔬菜生产基地,建立马店、王庄蘑菇

大棚基地,王庄卢笋种植基地。此外,以农业为依托,积极引导农民发展养殖业,建成了何庄、平房、翟庄、王大瓢等养殖专业村6个,大型养殖场1个,中小型养殖场12个,大型养殖小区一个,组织兴建沼气池1620座,被誉为“豫东沼气第一乡”。同时,积极教育农民转变观念,采取得力措施,引导农民外出务工,外出务工人员达9850人,有效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多年被市、县授予“劳务输出先进乡镇”荣誉称号。

二、乡镇企业


(未完,全文共16066字,当前显示143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