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漫谈源远流长的赏石文化

安阳

周水滨

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石文化史。人类的祖先从旧石器时代利用天然石块为工具和武器,到新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从营巢穴居时期简单的利用石头为建筑材料,到现代化豪宅中大量应用的花岗岩、大理石装饰材料;从出土墓葬中死者的石制饰物,到后来的精美石雕和宝玉石工艺品。各种石头始终伴随着人类从蛮荒时代逐步走向现代文明。赏石文化的发展在我国更是底蕴深厚,源远流长。当前我国的赏石文化活动此起彼伏,方兴未艾,还要伴随着我们走向久远的未来,让更多的人们了解赏石文化这朵石文化史中的奇葩,无疑将进一步推动赏石文化发展前进的步伐。

2009-12-1616:36上传下载(214.78kb)

一:考古证明了赏石文化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

考古发现。距今2.8万年的前峙峪人制作的石墨装饰品;距今1.3万年至2万年的山顶洞人遗址发现了赤铁矿碎块、玩赏用的玛瑙、滑石、绿松石、碧玉、软玉、蛋白石;距今1.1至2.2万年的安阳小南海遗址发现带孔石珠;距今5至6千年的浙江余姚河姆度文化层中发现陪葬用的石子;距今5千年的南京北阴阳营遗址发现石头陪葬品、石头装饰品和76枚雨花石。这些发现反映出了我国远古时期石文化的萌芽。

二:历代文献记录见证了我国赏石文化发展的历程

早在殷商时代,石玩市场已具一定规模,据记载,周武王灭商时“得宝石一万四千、佩玉有八万”。春秋战国时代的地理学著作《山海经》中记录了当时各地名山所产观赏石,有珉石、婴石、采石、文石、硌石、怪石、磐石等,其中关于矿物的记录是世界上最早的赏石文献资料。另外,当时还有一部著作《尚书》中的‘禹贡’篇中记载了泰山谷中盛产怪石,并已作为地方向中央上缴的贡品。如青州的“铅松怪石”、徐州的“泗滨浮磬”等。

作为真正意义的奇石收藏赏玩起始于魏晋时代。据《阔子》记载:“宋之愚人,得燕石于梧台之东,归而藏之,以为大宝,周客闻而现焉”。这一段文字就很具体的描述了这一点。魏晋时代的著名诗人陶渊明,博学善文,喜爱雅石。他自家后院有一块山石,名曰“醉石”。每逢微醉朦胧时,便下榻石上。这块醉石是历史记载最早的被名人雅士命名的观赏石,现放于庐山南麓虎爪崖下。后来清朝一个赏石家写诗赞曰:“先生容易醉,偶而石上眠,谁知一拳石,绝传千万年。金床玉几世恒有,眠者一过人知否。不如此石占桑,胜似穹碑万丈长”。南北朝梁代的“建康同泰寺”(现南京鸡鸣寺)前有五块那个时期的奇石,其中有四块曾被赐封为“三品”,俗称“三品石”,另一块叫“奇礓石”,长一丈六尺。是梁武帝与大臣在溉下下棋赢的,又叫“到公石”。一千年后,清朝袁枚诗曰:“到公有奇石,曾向华林朴。千年幽人得,风丹一起古。当作石交看,摩挲日三五”。


(未完,全文共15081字,当前显示112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