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港口基本情况介绍

港口是具有水陆联运设备和条件,供船舶安全进出和停泊的运输枢纽。港口是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是实现外向型经济的窗口,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提供基础性支撑。港口是水陆交通的集结点和枢纽,工农业产品和外贸进出口物资的集散地,船舶停泊、装卸货物、上下旅客、补充给养的场所。由于港口是联系内陆腹地和海洋运输(国际航空运输)的一个天然界面,因此,人们也把港口作为国际物流的一个特殊结点。

一、我国沿海港口基本情况

我国主要港口在世界港口中已经占据重要地位,在世界港口的排名不断靠前,其集装箱吞吐量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成为世界上港口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最多,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

沿海港口建设重点围绕煤炭、集装箱、进口铁矿石、粮食、陆岛滚装、深水出海航道等运输系统进行,特别加强了集装箱运输系统的建设。据《2013-2017年中国港口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2年,全年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07.76亿吨,比上年增长7.37%。其中,沿海港口完成68.80亿吨,内河港口完成38.96亿吨,分别增长8.2%和5.9%。

2012年,全国港口完成旅客吞吐量1.94亿。其中,沿海港口完成0.79亿人,内河港口完成1.15亿人,分别下降1.5%和增长0.8%。全国港口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30.6亿吨,比上年增长9.68%。其中,沿海港口完成27.86亿吨,内河港口完成2.71亿吨,分别增长9.5%和12.0%。全国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77亿teu,比上年增长8.43%。其中,沿海港口完成1.58亿teu,内河港口完成1950万teu,比上年分别增长8.0%和12.3%。

近十年来,中国沿海港口建设投资近万亿元,其中2012年,沿海建设投资达到了1004.14亿元。截止2012年,全国亿吨以上港口(包括沿海和内河港口)已达29个,其中,沿海亿吨港口19个,内河亿吨港口10个,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31862个,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泊位1886个。

2012年我国规模以上港口共完成货物吞吐量97.4亿吨,同比增长7.4%。受国际需求疲软及国内经济转型双重压力影响,去年我国前五大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速均未超过10%。然而,没有高基数压力的中、小港口仍以两位数增幅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2013年1季度,虽然欧洲经济仍难以摆脱欧债危机的影响,但美国、中国及日本的经济活动均呈现较好涨势,全球经济实现自上年4季度以来触底企稳的温和复苏态势。在此背景下,全球港口生产实现同步增长,负增长港口较上年同期明显减少。展望2季度,各国经济复苏形势不稳,全球经济将处在弱增长的格局,国际贸易形势将略有回暖,预计全球港口吞吐量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相对平缓。

二、港口发展的基本特点

(一)自然条件、经济腹地要求高

港口建设发展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优越的地理位置、广阔的水陆域、必要的泊位水深、良好的气象等条件是现代码头长期充满活力的必要保证。港口的发展还需要有发达的经济腹地条件,为港口提供稳定的货源。

(二)集疏运条件要求高

现代港口必须具有完善与畅通的集疏运系统,才能成为综合交通运输网中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一般与腹地运输联系规模大、方向多、运距长或较长,以及货种较复杂多样的港口,其集疏运系统的线路往往较多,运输方式结构与分布格局也较复杂;反之亦然。

(三)资本投入大、建设周期长

港口属于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的特点,要求进入者必须具有雄厚的资金实力,特别是随着船舶大型化,沿海港口向外海深水区发展,建设环境更加复杂,对进入者资金实力要求更高。

(四)经营专业化程度高


(未完,全文共11525字,当前显示149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