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中电工程转变观念实施“走出去”战略纪实

编者按。近日公司党组(委)印发了《关于转变和更新思想观念,推进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实施意见》,部署在全公司开展以“十破十立”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为加强舆论宣传,积极引导广大干部职工转变更新思想观念,从本期起,本报特开辟“转变观念天地宽”栏目,深入宣传各单位在转变观念中的做法和取得的成效,以起到引导示范作用。

勇立潮头唱大风

——中电工程转变观念实施“走出去”战略纪实

本报记者

王文敏

她是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产物。在集团公司实施主辅、运检和运管“三分离”的体制改革中催生的中电投华北电力工程有限公司(简称:中电工程)成立一年多来,以一种难以抑制的发展欲望和不可阻挡的发展势头,在祖国大江南北以星火燎原之势,迅速竖起了一面中电工程的大旗,成为集团公司推进电站服务产业化的“急先锋”。一年多的时间,中电工程从无到有,先后取得了电力工程施工二级总承包资质、安全生产许可证、压力容器施工许可证、工程监理等各种资质,顺利通过了国家“三标一体”的认证,在完成企业内部各种检修任务的基础上,足迹踏遍祖国的南北西东,外部市场收入从组建前不足450万元,2005年底跃升至2600万元,今年有望突破5000万元。如此奇崛的发展轨迹靠什么力量来支撑。近日,笔者走访了中电工程——“思路决定出路。面对广阔的市场,只有坚定不移地走出去,才能实现公司更好的发展。”

中电工程于2004年12月开始筹备组建,2005年4月1日正式注册成立。组建初期,中电工程所属企业中,检修技能参差不齐,管理水平高低不一。娘子关、永济、侯马、巴公四个分公司,基本没有市场检修的经验和业绩,思想观念陈旧,竞争意识淡薄;全公司1578名员工,半数以上没有100mw以上机组的检修经历,包括漳泽检修分公司在内,检修工器具严重缺乏,综合实力与市场要求相差甚远。

面对一支五地分散、结构复杂的新队伍,面对起步晚、基础差、底子薄的现状,面对集团公司“三年开放内部检修市场”不可逆转的形势,如何尽快实现大融合,构建团队意识,形成整体合力,打造检修品牌。他们就如何在新体制、新形势下促进改革、保持稳定、加快发展展开了一系列的大讨论。

“靠公司不如靠自己,找上级不如找市场”。只有“走出去”,在市场的大熔炉中进行锤炼,才能锻炼队伍,提升能力,才能生存,才能发展。中电工程领导班子拒绝短视行为,提出了以市场为导向,整合内部检修资源,以漳泽检修分公司为龙头,带领其他分公司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实施“走出去”战略。

领导班子从转变观念入手,倡导雷厉风行、求精务实的工作作风,大力弘扬“三千精神”,即:千言万语引导职工更新观念,增强责任意识,追求生存价值;千辛万苦寻找市场,树立忧患意识,打造“铁军”优势;千方百计狠抓管理,强化竞争意识,提升整体素质。主要领导分片包干,深入到各部门、班组与员工进行面对面交流,共同分析企业在改革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引导员工找准定位,创新工作。针对改制初期争论的一些焦点问题,诸如“谁是设备主人”的问题,李行宇总经理指出,回避主人概念,强调责任意识。并由此提出了“检修就是服务”的理念,要求检修员工无论在内部还是在外部市场,只要承揽了检修任务,就要对业主负责。经过全面的疏导和沟通,员工们思想上的疙瘩解开了,大家的心动了起来。

实现思想观念根本性的转变,最终要靠健全的机制和体制来保障。而刚刚经过体制剥离后新组建的中电工程,走向市场面临三大桎梏:“福利性”的分配体制与激励性的考核体制之间的对峙;固有的工作模式与“找米下锅”、打工吃饭的模式之间的对峙;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与倡导以人为本的新型企业文化之间的对峙。


(未完,全文共15808字,当前显示149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