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济南楹联

金钟鸣处蛙声静

碧月升时客梦清——徐北文:南丰祠内明昌钟亭南侧柱

这是一副园林名胜联,作者由明昌钟即兴而作,将明湖的晨景与夜景绘声绘色描会写出来。上联写晨景:当清晨破晓之际,钟声响了,唤醒了沉睡的人们,然而却惊呆了湖中的青蛙,吓得只好静静地躲藏着,不敢出声。下联写夜景:碧玉似的月亮缓缓升起,来此游玩的客人,宿住在这清幽的地方,做起香甜的美梦,岂不快哉。

这副楹联艺术处理颇见功力,意境宽阔深远,跨度大,从夜晚到清晨大写意思地勾画了出来,语意隽永,对仗工整,读来朗朗上口。

杨柳春风万方极乐

芙蕖秋月一片大明——郭沫若

题山东省济南市大明湖历下亭名士轩。

历下亭北侧有一名士轩,轩的南门楹柱上悬挂着这幅对联,该联是郭沫若1963年来济南题写的。上联写春天,下联写秋天,画面广阔,时间久长,内涵博大。

春天,艳阳吐瑞,暖风徐吹。湖中、岸边,杨柳婆娑,大明湖显得一片祥和。由此生发开来,何只是明湖。整个济南,乃至全国万方,皆浸沉在歌舞升平之中,由此可见新中国蓬蓬勃勃,蒸蒸日上之景象。

芙蕖,荷花的别称,谓已开放的荷花。大明,古代指日或月,此指月亮,兼嵌大明湖之名。从字面上看,是说皎皎秋月,惠洒清辉,荷花盛开,大明湖显得特别明亮。然而却意蕴深远,是指整个中国,前程似锦,一派光明。

花须柳眼各无赖

湖月林风相与明——大明题于湖历下亭

秋水碧无际

夕阳红半城——崇恩题大明湖历下亭

有鹤松皆古

无花地亦香——题于大明湖历下亭

风雨送新凉,看一派柳浪竹烟,空翠染成摩诘画

湖山开晚霁,爱十里红情绿意,冷香飞上浣花诗——题于大明湖历下亭

《老残游记》称城内“家家泉水,户户垂杨”。历下亭在湖中的小岛上,始建于北魏。今存为清代建筑。上联写雨中之景。和风细雨送来了阵阵凉意,放眼一看,柳枝摇曳,竹含烟雾,雨幕中苍翠欲滴的景色好似王摩诘的一幅名画。“浪”字描绘了柳枝在

风雨中摇曳的风姿。“烟”字表现了雨打竹林,雾气升腾,一片迷濛的景象。摩诘,唐代诗画家王维的字。下联绘雨后风光。雨止之后,丛丛绿树,簇簇红花,在夕阳中更加妩媚多姿,有如五代时诗人韦庄《浣花集》里一首首动人的诗歌。此联用古代著名画家的画和著名诗人的诗来比历下亭雨中雨后的美景,与传统的说法“画是无声之诗,诗是有声之画”相通。

独上高楼,是山色湖光胜处谁家画舫,正清歌美酒良时——方萱年:题于大明湖历下亭

上联从静的角度写,登上高楼,俯瞰全景,把干佛,厶山色、大明湖湖光,尽收眼底,突出了历下亭的秀丽。下联从动的角度写,画舫穿行,满載着清歌美酒,不负良时,这就构成了流动画面,使游人的声音笑貌。仿佛都浮现了出来。上下联高下相映,动静咸宜,把历下亭的美写得浓淡适度,恰到好处。读者可以透过楹

联笔墨,窥见作者独上高楼时的拔俗气概和借问画舫时的洒脱神情。

活水问源头七二名泉随地涌

好山排对面一千尊佛隔墙看——张裕钊题于大明湖历下亭

宛在水中央垂柳当门花四壁

坐看云起处好似远郊佛千尊——清·刘鹗题于大明湖历下亭

云蓝水碧之间看杨柳楼台荷花世界

树绿山青而外认圣贤桑梓齐鲁封疆——题于大明湖历下亭

凿壁开窗最可喜雪霁南山霞明东海

庋床枕水有几个春宵听雨秋月弹琴——丰申泰题于大明湖历下亭

胜景画图开忆杜老当年豪气纵横倾北海

酒痕襟袖满自杭州至此风光明媚似西湖——大明湖历下亭

於乎前王不忘春省耕秋省敛游豫为诸侯度

大哉圣人之道智乐水仁乐山上下与天地同——题于大明湖历下亭

何人负渔洋才名对残照西风留得诗篇传海内

此地经杜陵小憩问湖光山色何能潇洒似江南——题于大明湖历下亭

前不见古人痛饮狂歌争艳说北海壶觞杜陵诗笔

此中有真意洗心涤虑好领略佛山倒影湖水涵清——任奉刚题于大明湖历下亭


(未完,全文共35316字,当前显示147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