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浅谈“诗教”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单位:定西市临洮县第二实验小学

姓名:刘银鹏

电话:

13830219675

浅谈“诗教”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定西市临洮县第二实验小学刘银鹏13830219675

【摘要】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有着悠久的“诗教”传统。“诗教”就是用诗歌来教——教育或教化。诗教的目的就是提高民众的伦理道德水平和人格修养,这上与素质教育的目的是相通的,但是,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对传承数千年的诗教的关心相对减少,我们急切呼唤“诗教”的回归。它是语文教学中能充分体现情感、审美、价值观及创造性等现代理念的一种形式,且与素质教育密切相关,在素质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

诗教素质教育地位作用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古至今,有着悠久的“诗教”传统。从上古无名诗人到屈原,到三曹、李、杜、苏、辛,到现代的郭沫若、徐志摩,中国的诗人多如恒河沙数;从诗经到楚辞,到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到现代诗歌,中国的诗篇灿若河汉之星。一个国家出现如此众多的优秀的诗人诗篇,不是偶然的,它源于中华民族对诗的爱好,对诗的重视。数年来,素质教育已逐渐被提上教育工作日程,国家教育当局并为素质教育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应措施。孔子是把诗教当作素质教育来对待的第一人。《礼记〃经解第二十六》记载:“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由此可见:“诗教”可以提高人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什么是“诗教”

“诗教”的概念,由来已久,大约在孔子之后不久就已形成。对于诗教,前人有不少论述。我认为,所谓诗教,简单地说,就是用诗来教——教育或教化,对个体而言,是用诗进行教育,浸润、培育人的心灵,提高人的道德素质,使之到达一个比较理想的境界。对群体而言,是用诗教化民众,提高社会的伦理道德水平,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完善。正如《论语〃阳货》记载:孔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而且进一步认为:学好了诗,可以“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诗”在孔子那里,大概专指《诗经》,后来范围扩大,泛指诗歌。“诗教”的概念应该随“诗”的概念的变化而变化。用来“教育”或“教化”的“诗”从单一的《诗经》扩大为泛指一切具有较高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的诗歌。

二、诗教的功能

《尚书.尧典》中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由于“诗言志”概括地说明了诗歌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特点,也就涉及到诗的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首先,诗人的“志”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无不受阶级地位的制约。人们通过言“志”的诗,也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认识社会。其次,“志”既然是诗人的思想感情,言志的诗必须具有从思想感情上影响人和对人进行道德规范的力量。

孔子是诗教的最积极的倡导人和身体力行者。作为儒家创始人的孔子,特别强调诗与道德的联系。他在和学生们讨论《诗经》的某些

3篇章时,自觉地把艺术作品道德伦理化。他还进一步把“诗三百”归结为“思无邪”,将《诗经》所有作品说成都符合他所宣扬的“仁”“礼”等的要求。《诗经》在儒家的心目中,成了伦理道德修养的教科书,这与素质教育把德育放在首位密不可分。


(未完,全文共14050字,当前显示136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