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海南风俗之澄迈记

真懂海南情

——遇见•美丽澄迈

李新

一、前言

作为一名小岛民,我发现在大学期间很多的内地同学总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对海南有各种埋怨,仿佛海南辜负了他什么一样,每听到这些话我内心总会有些小愤怒和小伤心,海南的经济水平确实不是很突出,但是这并不就意味着这里的居民生活得就不幸福、不快乐,“存在即真理”,外地同学所不理解的海南个别传统习俗不完全意味着必须要摒弃,可能它们只是没有很好的与时俱进而已。此刻,我将跟大家分享我自己的家乡海南澄迈,讲一个大家很少听过的别样海南故事。

我真心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影响身边的家人、朋友以此来改变大家对海南的一些不恰当的认识。

特此写下此文希望尽自己所能改变一下那些“不懂”海南的同学的态度,哪怕自己所付出的结果微乎其微。

二、小岛往事

海南是一个美丽富饶、历史悠久的海岛。在地质时期,海南岛原与华夏大陆相联,大约在人类出现的第四纪,由于地壳断裂才与大陆分离,其间形成15~30公里宽的琼州海峡,此岛孤悬南中国海域中,因而得名“海南岛”。历史上海南岛有三种古称:珠崖、儋耳、琼台。据文献资料,“珠崖”源于“郡在大海崖岸之边,出珍珠”,故名“珠崖”;“儋耳”源于海南岛古部落的绣面习俗〔在脸面上刻上花纹,涂以颜色,耳朵上戴

《中国民俗课程作业》

有装饰用的耳环而下垂〕,因而得名;“琼台”源于“境内白石有琼山,土石皆白而润”,宋神宗熙宁年间琼州置琼管安抚都监台,遂称为琼台。

澄迈县位于海南岛的西北部,毗邻省会海口市,与广东雷州半岛隔海相望。自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置县,至今已有2100多年,史脉久远、人文炽盛,因古县治老城有“澄江”、“迈山”,故取山水名之首定县名为“澄迈”。全县陆地面积2072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100平方公里,总人口57.5万,曾荣获“世界长寿之乡”的称号。

三、古城美食

(一)创南洋,品佳饮:福山咖啡

18世纪末、19世纪初,30年代华侨将种咖啡的方法和种苗引进来,将喝咖啡的方式方法带给家乡的父老乡亲。将咖啡文化与本土文化巧妙的融合,从那时起,咖啡从百姓家里,走进了茶店,一直延续至今。如今,只要在海南的茶店,不管是繁华闹市,还是僻静乡村,几乎都有咖啡散发着不同的香气,温暖着人们同样渴望幸福的心情。70年代初,“福山”品牌创始人徐秀义老先生在海南岛北部的澄迈县福山镇创办福山咖啡种植园及加工厂,开垦荒地大力发展咖啡种植业。

创办咖啡产业初期,均靠手工加工咖啡粉,产量低,但当时生产的福山咖啡粉已悄然名扬。包括朱德、李宗仁在内的许多名人都曾慕名莅临福山,亲自品尝福山咖啡,并给予福山咖啡极高的评价和赞誉。海内外的咖啡专家来福山咖啡厂参观视察时,都曾品尝福山咖啡,连声称赞其风味独特,可与世界高中档咖啡竞相媲美。

《中国民俗课程作业》

(二)闻所未闻:鸡屎藤

鸡屎藤是一种类似于爬山虎的藤类植物,会伴着充足的阳光和水分疯长,把叶子揉碎了会闻到淡淡鸡粪的味道,故而得名。受季节影响,海南每年

6、7月份毒辣的阳光,充足的降雨最适合鸡屎藤生长,这个季节里的人们最容易上火,于是茶余饭后就来上一碗鸡屎藤清热解毒一下。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农历七月,因有俗称为“鬼节”的中元节,而被称之为“鬼月”。按照农村迷信的说法,越是有臭味、污秽的东西越能辟邪,于是鸡屎藤就成了农历七月首选食物。


(未完,全文共14616字,当前显示135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