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破解城市交通两难调研对策

形成城市交通两难的原因

造成城市交通拥堵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功能定位。城市道路功能一般有两种功能,即交通性道路和生活性道路。交通性道路主要承担城市区域间的交通;生活性道路主要承担城市区域内居民的购物、休闲。如道路功能定位不准确或功能混杂,势必造成交通的拥堵。象我区老城区的市心路即是两种功能混杂的道路,既是交通性道路(城市中轴线),又是生活功能性道路(两侧商业设施林立)。而西河路又是功能不清晰,既非交通性道路(交通流量小),也非生活性道路(商业设施少)。

——道路布局。城市道路布局通常有三种形式,即在横向平面上有格网式、放射加环形式和混合式。同时,在纵向等级上有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之分。目前世界各城市一般采用格网式布局。这种布局形式容易分割城市功能区块和组织交通,是一种开放式布局。道路布局的科学合理则有利于城市交通的畅通;布局混乱,则影响城市交通。不同的城市根据当地不同的地形地貌,采用适合自己城市的布局形式,则使城市交通有序。象纽约的曼哈顿,根据其南北长(26公里)、东西窄(5公里)的地形条件,设置了16条南北向大道和275条东西向的街,是标准的格网式布局。同时,道路等级分明,南北向的16条大道(交通性主干道)承担区域间交通的联系和过境功能,东西向的街(生活性次干道)主要承担交通到达功能。而我区的道路布局,特别是老城区,由于受地形条件的制约,向北、向西遇山则止,向东遇铁路则止,道路网向外织不出去,难以形成内外有机联系的开放式道路网。同时,道路等级不明,象萧绍路既是过境性交通道路,又是到达性交通道路。

——断面形式。一至四幅路是道路通常采用的断面形式。一幅路(市心南路、人民路)无隔离设施,一般适用于生活性道路,以便于行人来回两侧的购物与休闲;多幅路(通惠路为三幅路、市心中路为四幅路)设置隔离带,机非分流、人车分流,一般适用于交通性道路。城市中的主干道为交通性道路,一般采用多幅路;次干道、支路则为生活性道路,一般采用单幅路。而我区的城市道路,特别是老城区,道路功能与道路断面形式往往是不对应的。如市心南路、人民路是单幅路,作为生活性道路,这种断面形式是相适应的,而人车混流的单幅路作为交通性道路则是不适应的。事实上这两条道路又承担着交通功能。如此这般,交通拥堵的产生就不可避免。

——交通结构。城市的交通有两种结构模式,即小汽车模式和公交模式。发达国家的城市一般采用公交模式。人们出行的方式以公共交通为主,小汽车为辅。公交出行方式占所有出行方式的50%以上。如我国的台北市拥有公交专用线8条、3500辆公交车和67公里长的地铁,每天运载旅客275万人次,人们采用公交出行方式已达40%以上。这些城市街道上鲜有行人,更不要说有三轮车和自行车等非机动车。国内的其他城市,我区也一样,由于公交发展缓慢,小汽车增加较快,而大多数人出行方式仍然是传统的,道路上充满着行人和非机动车,这样也势必造成交通拥堵。如我区目前拥有公交线路25条,公交车224辆,每天运载旅客9万人次。同时,汽车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在增加(全区拥有9万辆)。


(未完,全文共17801字,当前显示129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