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自主探究教育、切身体验、感悟学习

自主探究·切身体验·感悟学习

——培养学生“自能学习”有感

《新课程标准》强调了教学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要注重培养学生自学、终身学习、研究分析、解决问题等能力,这就要求全体教育工作者应注重授予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我校语文“自能学习”课题实验旨在立足于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把“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引进课堂,摒弃传统的“师讲生听”、“师教生学”等被动教法,让学生人人参与、主动探究,有意识地培养他们主动获取知识的各种能力,以达到“自能研究,不待老师讲”的最终目的。要达到这一目标,最重要的就是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主动、合作、探究中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进取精神,让孩子在学习中体验无比的快乐。如何在阅读教学中使学生进入文中意境构筑起自主、探究、创造的学习模式。下面我以教学《鸟的天堂》为例,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鸟的天堂》是小学语文第十一册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名作,课文语言优美、艺术形象鲜明,描绘了两幅美丽图:一幅是幽静安宁的乡村黄昏风景图;一幅是斑斓多彩,莺歌燕舞的乡村清晨速写图。这是一篇十分优美的文章,适合学生朗诵识记。在课堂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课文,读课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悟文章所蕴含的美。

一、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上应该有主人翁的意识,能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知识,勇于质疑问题,乐于向他人请教,乐于与同学分享自己学习的感受。

(一)让学生在读中悟出美感

第1页共4页自主探究·切身体验·感悟学习

在阅读教学中,我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主动读书,让学生带着自学中发现的问题走向老师,把读书的权利还给学生,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

《鸟的天堂》是一篇十分优美的文章。在教学中,我给学生一个建议,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默读、高声读、轻读、同桌比赛读、小组读等等。同学们马上行动起来,读得不亦乐乎。汇报时,大家更是不甘示弱,有时以课文朗读的形式汇报“描写大榕树枝繁叶茂的部分写得非常美,写出了大榕树的静态美,建议大家有感情地朗读。”有的以表演的形式汇报,“我们一组把百鸟争乐部分配乐表演读,请大家多提意见。”于是我配合学生播放一些关于鸟儿叫声的录音,多媒体课件出示一些鸟儿在空中飞行,林中飞舞,枝头歌唱等景象的画面,创设真实、自然、充满情趣的情境。在这令人心旷神怡的氛围中,这一小组的同学声情并茂地诵读描写早晨百鸟争乐的壮观场面的语句,他们的诵读表演抑扬顿挫,惟妙惟肖,赢来了观众热烈的掌声。还有的以背诵的形式汇报,“我觉得文章中的语言优美生动,我们背诵百鸟争乐的一节”看着同学们的精彩汇报,我又趁热打铁,请学生交流有关“鸟的天堂”这一风景名胜以及鸟的有关资料,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发言,有的以小导游的身份融课文内容和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介绍“鸟的天堂”这一旅游胜地;有的介绍自己课前收集到的有关鸟的知识,介绍它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号召同学一起行动起来保护益鸟,共同维护我们的生态平衡,为人类造福;有的介绍当地的农民保护鸟的趣事,使这成为闻名中外的鸟的天堂。这种自主的阅读方式,让学生体验到读书的快乐。

(二)善于发现问题,勇于质疑问难

学生的眼睛是雪亮的。在阅读中善于发现及提出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因此,在学生初读课文后,让学生不受束缚地自由表达,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顿时,课堂高潮迭起,如,读了课文后,我知道了“鸟的天堂”那一带的环境幽


(未完,全文共14778字,当前显示148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