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策马扬鞭正当时——河南信阳师范学院归永前

发布时间:2012-05-2020:50:47来源:中国青年网

艰难困苦,玉汝以成。归永前,男,1990年10月生,中共党员,河南省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2010级学生。现任信阳师院团委宣传部仁杰通讯部部长,城环学院新闻部部长,校学生会新闻部部长助理。

简介。该生自2010年10月开始参与学习新闻通讯工作后,便崭露头角,在2010年度信阳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的表彰中荣获对外新闻宣传工作三等奖。

在2011学年,该生先后在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日报网、中国网、中国文明网、中国广播网、中国新闻网、中国青年网、中国红色旅游网、网易新闻、新民网、中国网络电视台、中国政府信息网、中国大学生网、中国大学生在线、中国考研网、中国大学生百科网、中国赞助网、中摄报、大河网、中原网、青年导报、河南省教育网、河南文化产业网、河南省共青团、重庆晨报、信阳日报、信阳晚报、信阳网、信阳网络电视台、信阳青年网等70余家国家、省、市级新闻媒体发表各类消息、通讯作品1600余篇;在信阳师院新闻中心、共青团网站、景明网、校广播电台、信阳师院报、城环学院网页等校内媒体发表通讯近400篇,在2011年度信阳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表彰中,荣获对外新闻宣传工作一等奖,位列学生通讯员首位。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2年2月至今,该生在校内外媒体又相继发表消息、通讯作品近1000篇。

自传。提起笔来写,突然不知道该从何说起。大学两年时光里的每一个点滴都是那么值得回味,万千记忆都还仿佛是昨天的事情,至今回想起来还感觉带着体温的余热。就从加入城环学院新闻部这个难忘的经历开始吧。没想到当初稀里糊涂的加入竟然改变了我的整个世界。我完全沉浸在新闻创作的世界里优哉游哉。新闻成了我大学生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长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带着小乡村里特有的傻气和呆滞,走进了新闻的殿堂,这其中的万般辛苦恐怕只有自己品尝过后才能体会的来。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笨鸟更要先飞。刚一开始,对网络一无所知,连打一个字都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这恐怕是给我最大的打击了。于是在每天中午别人午休的时间,我独自来到图书馆练习打字,时间久了,竟连电子阅览室的阿姨都叫的上我的名字。在当时的马海棠学姐和李文彬学长的耐心指导和帮助下,我的第一篇“大作”出炉了,呵呵呵,至今还清楚的记得,当看到自己拙劣的作品出现在城环学院的网页上时,那种发自内心的快乐。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我加入了校园新闻写作的大军。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大学真可谓是卧虎藏龙,天的那边还有天。至今给我留下最深印象并逐渐成为我学习榜样的一个学长走进了我的视野,也成为我不断前进的方向和目标。提起张涵,在信阳师范学院恐怕没有人说不知道,他已经离开了江湖,但是江湖里还流传着他的传说。初识张涵是在城环学院的一次新闻讲座上。当时的学院学生会主席李文彬学长邀请来了这位可亲、可敬、可学的张涵学长。在张涵还没有到来前,我就听马海棠学姐很崇拜地赞扬了一番张涵。这时,我才朦胧地感觉到,今天恐怕要学些东西了。张涵是信阳师院文学院08级的学生,“2010年寻找中华绿色小记者博文大赛一等奖”、“三星亚运实况转播大使”、“深圳大运会大学生火炬手”、“河南省金牌志愿者”、“信阳市金牌志愿者”这一个个光环一股脑地加在一个人头上,恐怕在全中国的大学生身上也是少有的。张涵学长当时在交流会上的一句话“只要付出,结果总会好于预料”,让我铭记脑海,记忆犹新。他是这样做的,更重要的是他的每一步也成了我仰望和努力的方向。


(未完,全文共5307字,当前显示146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