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信阳民俗

月三,鬼玩灯

前日读书,见沪上谚语云:“二月二,搓麻线;三月三,放风筝。”见得多了,后来又知道:“三月三,杨柳青。”但是书读得越多,却越使我产生了一股难以释怀的疑问。

因为,我实在理解不了为什么异乡人赋予了三月三这么多的诗情和画意。反正,在我的老家,我们从小就听大人们告诫说:“三月三,鬼玩灯”。天一黑了,便早早地关门闭户,上床睡觉,躲在被窝,防鬼来扰,那就是我们早期人生对于三月三的最完整的记忆了。所以,任何关于三月三这一日的风情和附会,我多年来一直弄不太懂。

很小的时候,也曾有一段时间特别盼望着这一天。是因为桃花开了,杏花开了,杨柳也青了。似乎这些都在其次。倒是臃肿的冬衣终于可以解除了武装,束缚了整整一个冬的心胸终于可以得到瞬时的解脱;满山满野的嫩油菜一茬一茬地抽薹长叶,蒜苗开始起身了,春韭也可以收割了,过于紧贴的肚皮终于可以撑开了一些,这些才是最根本的原因哩。

这一天还没有到来的时候,母亲就早早地告诉我。“三月三,我包菜馍馍给你吃。”每到这一天,母亲总是要起得很早,天不亮就去菜园子挖了菜,装了满满一竹篮,再提到门前的清水河里洗了,洒一路清水就提回了家。母亲来去都很匆匆,她要赶着去队里上工。因为如果去得晚了,生产队上工的哨子一吹响,一天的工分就要被扣去一大半了,母亲实在是舍不得。那时专管计分的四麻爷太古板,整天扛着一把大板锄,村子里四下走,专门找那晚工的人。待到傍晚,乌鸦都归巢的时候,母亲才能开始做她的油菜馍。没有太多的油水,完全没有佐料,可是我们吃起来,却是最至高无上的美味儿。若是遇到丰收的年成,母亲也会慷慨地给我们煮上两枚鸡蛋。嗅一嗅灰白而坚实的硬蛋壳,怒放的心花会让一颗小小的肉心突突地乱窜。毕竟,家里的二两食盐又让俺给预支了。

入夜以后的老槐树根下,父亲一直不让我到那里去。那一棵老槐树很有一些年月了,健壮的四肢高高大大的,粗劣的树身沟壑纵横,青春的枝叶撑开来,恰似一柄蓬勃伸展的绿伞。树根下,尽是一些经年的老苍苔。一阵雨水过后,青苔也开花,也长叶,细细碎碎的小花里,羞羞地掖藏着更为细小的嫩蕊呢。父亲说,三月三的夜里,野鬼们就在那里开始他们的狂欢了,既有醉意的舞蹈,也有莫言的生嚎……对此,我是深信不疑的,因为我实在是见过一回……有一年,门前的清水河暴发了整整一个月的春汛,河堤被毁了,田堰被冲了,冬小麦的嫩苗也在黄浊的冻水中一日一日地萎缩了,母亲的一双红眼圈就开始异常地肿胀起来。那夜,就在那棵老槐树下,果然有一闪一跳的两个黑影,抱着老槐树的上上下下腾挪闪移,呜呜咽咽地,抓抓挠挠地,哭丧一般。我只是远远地躲在花格子木窗下偷偷地瞧,那哀哀啼啼的吵闹一直延续到了天明。第二日天亮,斗胆去瞧时,树还是那棵树,地还是那块地,但是啥也没有了,似乎只有两片野猫的爪印。唯一可喜的是,一月之余的阴雨天气却是从此放晴了。

那个时候,父亲的性格有些像我现在一样的内向而且腼腆。当我一再向他追问那晚老槐树下的魅影时,父亲总是支支吾吾地搪塞其它。后来,我长大了,当我的厚嘴唇上也着生了青苔一般的浅须时,我才明白,那晚的所见既不是鬼打架,也不是鬼玩灯,而是……猫叫春。

观音豆腐

大别山腹地,每到炎热的夏天,树林里就能闻到一种别样的清香,还透着淡淡的药味,那是一种不过手指般粗细的树枝上长出的宽厚而稠密的叶子散发出的味道。这种树叶汁可制作成


(未完,全文共12043字,当前显示137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