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当前农电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及对策

农电体制改革后,农电实行"三公开"、"四到户"、"五统一"管理,企业资产大量增加,维护量也相应增大,而农电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和农电职工队伍素质提高的幅度与形势变化并不能保持完全同步。因此,今后一个时期农电企业的安全生产仍然不能高枕无忧,影响安全生产的因素还很多,如不及时加以分析、改进,将对改制后农电企业的稳定、繁荣和发展造成威胁。分析当前农电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笔者感到存在以下8个方面的薄弱环节。

1农电职工队伍素质较差

乡(镇)供电所体制改革后,农电职工队伍里人员流动明显加快,不少新招聘的农电工(包括接收的部分原供电站农电工)匆忙上阵,缺乏必要的安全技术常识,存在自我保护能力不足、相互保护意识淡薄等问题,这是产生事故的重要原因。

对策。必须把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当作战略性的工作来抓,因地制宜地制定农电培训规划,按年、季、月分步实施。可以根据条件采取送培、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形式进行培训,也可以开展技术下乡活动,组织有经验、有专业知识的人员到乡(镇)供电所进行讲课。农电职工不经培训或培训不合格不准上岗。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有目标、分层次地提升农电职工队伍的安全技术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

2安全设施不全

普遍存在五防闭锁装置安装不全、标示牌不全、遮栏不全、接地线数量不足等问题,甚至相当一部分新建的35kv变电站也存在闭锁装置不全的缺陷,为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对策。应该在工程立项、设计、预算时就严格把关,不设计闭锁装置的工程不批准开工,已经建设的不完善闭锁装置不准投运,已经投运的列入年度技改计划限期整改。而安全工器具和其它安全设施不全的问题,可纳入年度"两措"计划解决。要建立健全责任和考核机制,在乡镇供电所明确专人管理安全工器具,并纳入经济责任制考核。

3"两票"管理水平偏低

乡(镇)供电所的"两票"执行率很低,合格率更低。其根源是"两票"管理制度得不到正确执行,以至于无票、错票工作的现象大量存在,使防范事故的关口不是前移,而是后撤了。

对策。建立"两票"检查、统计、分析、考核的常态机制,按月、季、年检查、考核工作票的使用情况。目前情况下,应将工作票的培训纳入年度安全技术培训计划,并作为培训重点,手把手地教会基层工作人员正确地使用工作票。同时,要坚决扭转无票作业的习惯,通过经常深入的检查和严格细致的考核,逐渐杜绝无票工作的现象。

4现场监护形同虚设

工作负责人、监护人擅离职守的现象时有发生,使现场施工得不到正确、严密的监护,习惯性违章禁而不止,成为引发事故的直接原因。

对策。综合安全风险抵押金、违章记分办法和农电安全奖惩办法的执行,对一切违章现象都毫不手软地给予相应的考核和处罚。农电施工事故多发的根本原因就是素质不高造成的施工程序不规范。要结合县级供电企业基础管理和乡镇供电所规范化管理工作的开展,把例行的安全工作规范化、程序化,采取多种形式,营造按章作业的环境,从而增强农电职工的安全意识,提高防范事故的能力。

5考核处罚力度不够

制度的松懈使管理措施得不到严格落实,对违反规程的现象失之于宽、失之于软,总以为是对违章职工的"宽爱",实则是对职工的不负责任。该处罚的不处罚,该禁止的不禁止,使职工产生了麻痹心理,失去了防范事故的警惕性。

更有甚者,个别单位的领导隐瞒发生的事故,使该吸取的事故教训不能吸取,该制定的防范措施没能及时制定,导致了重复性事故的发生。


(未完,全文共17253字,当前显示140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