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第1和2课合并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第一篇:第1和2课合并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第1和2课合并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与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概念阐释】

精耕细作。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采取先进的技术、措施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租佃关系与雇佣关系。租佃关系是在租佃制下,农民租种地主的土地,向地主缴纳一定的地租,地主与佃农通过租佃契约形成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佃农与地主之间有一定的人身依附关系,唐朝以来,这种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驰。而农业生产中的雇佣关系,是指无地或少地者为雇主做雇工,雇主按时间付给雇工报酬。雇工与雇主之间没有契约关系,身份更为自由。

【学习指导】

古代中国从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转变为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复习时,要注意从宏观上思考:

1.了解中国古代农业的重要耕作方式,总结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了解中国古代农业的土地制度有哪些。【网络构建】

据汉代农学著作《氾(fán:姓)胜之书》记载:“凡耕之本,在于趋时,活土,务粪泽,早锄,早获”。那么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高考链接】

1.(2016浙江文综)在古代史家的笔下,大江之南的乡村社会,“家给人足,居则有室,佃则有田,薪则有山,艺则有圃„„婚媾依时,闾阎安堵,妇人纺织,男子桑蓬,臧获服劳,比邻敦睦。”该材料反映的农业经济状况是a.土地过度集中b.有田者无力可耕c.小农户个体经营d.地权与劳动者契合2.(2016江苏单科)《无锡道中赋水车》咏颂:“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天公不念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这里“水车”的使用

a.开启农具自动化的先河b.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c.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d.使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

3.(2015课标1卷)《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a.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自主复习】

阅读教材,并结合材料,梳理把握主干知识:

材料

猪八戒是吴承恩所作《西游记》中的角色,是唐僧的二徒弟。猪八戒性格憨厚,力气大,但好吃懒做,胆小,爱占小便宜,贪图女色,经常被妖怪的美色所迷惑,难分敌我。猪八戒虽然懒惰,但也能够吃苦耐劳。在高老庄,猪八戒替老丈人高太公“扫地通沟,搬砖运瓦,筑土打墙,耕田耙地,种麦插秧,创家立业”。再如招亲时“耕田耙地,不用牛具;收割田禾,不用刀杖”,显出他的力大无比和吃苦耐劳。取经路上的脏活、累活很多都是猪八戒干的,挑了一路“四片黄藤蔑,长短八条绳。又要防阴雨,毡包三四层。匾担还愁滑,两头钉上钉。铜镶铁打九环杖,篾丝藤缠大斗篷”的重担,可谓取经路上的长工,连如来佛祖也说“因汝挑担有功,加升汝职正果”。猪八戒在随唐僧西行过程中,每遇困难,总想“散伙”,几次欲离开取经团队回高老庄,而在西天取经之前,他在高老庄最初扮演的是勤恳劳作、照料家室的庄稼汉形象。可见他的理想不过是普通老百姓那种“男耕女织”式的生活方式。我们是否可以大胆预测,猪八戒西天取经回来,一定会回高老庄和妻子高小姐过上了男耕女织的幸福生活。

---《西游记》中,关于猪八戒的故事

材料中反映了哪些中国农耕文明的信息。猪八戒的形象深入人心,在猪八戒幸福生活的蓝图中,他“老猪”的人生理想是什么。

【要点探究】


(未完,全文共14972字,当前显示142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