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一寸山河一寸血》观后感

台湾大型抗战纪录片《一寸河山一寸血》拍摄于一九九七年,该片的名称出自当年蒋中正鼓励青年从军之语:“一寸河山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该片从国军的角度描写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影片大量采用真实的历史镜头。

这部影片为什么要开创台湾电视纪录片的“第一”呢。才华横溢的著名电视编导陈君天沉吟片刻,缓缓地说:“我们中国人近百年来没有尊严,死了那么多的人,非常冤枉。一直到今天为止,还有人认为日军侵华不是真的。不少人已经把这个事情慢慢地淡忘了。”陈君天和他的团队不辞劳苦,前往日本、美国、俄罗斯和祖国大陆收集胶片、图片和文字资料。摄制组访问了近800名见证人,采访对象分布在世界各地,包括在台湾,在祖国大陆,还有在美国、在日本的。被访问的很多人年龄都在78岁以上,从78岁一直访问到103岁的老人。问他们早上吃什么可能全忘了,唯独战场上的事他们忘不掉,记忆非常深刻。

看了此片,思潮澎湃,无数次止不住的流泪,为我们的祖国曾经的苦难哭泣。其实,写下这些,并不是全盘否定共产党否定解放军在过去抗日战争中的贡献,只是,在初、高中的历史课本上总是对八路军、新四军的抗战历程大书特书,而国军的辉煌战果则一掠而过,让人产生了误读,那就是敌后游击在抗战后期起到了主要作用。但实际上,拨开迷雾看真相,抗日名将中,王耀武、张灵甫、薛岳、胡链、邱清泉、胡宗南等浮现出来,这些都是黄埔军校的精锐,他们真的不抗日么。李宗仁、白崇禧、阎锡山、刘湘等地方派系,也能尽释前嫌而一直对外,这难道不是一种民族大义么。国军伤亡惨重乃至节节败退,难道不是国力不济所致么。

现在突然间知道了这么多历史,看到了这么多画面,听到了听么多声音,心灵突然被震撼了,不为别的,只为了曾经那样错误的误会。也许,我们还没有权利去评论那样一个年代、去评论谁是谁非,毕竟,政治这个话题太沉重了、太复杂了,不是我们能说的清的,成者王侯败者寇。

抗战拯救的是民族危亡,而并非为哪一党派而抗战。国军将士恐怕不是为了拯救国民党政权而抗战,而是出于民族大义而视死如归,正如介子推并非为了得到回报而割股。可由于国共之间的恩恩怨怨,国军将士一直都难以得到公正的待遇,他们的历史功绩往往被湮没在历史的烟尘中。纪念国军抗战的纪念地似乎只有湖南衡阳成规模,广州的几近破坏殆尽,其他地方的更是寥寥无几。

在民族大义、民族存亡面前,政党之争是多么的渺小。胡书记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在波澜壮阔的全民族抗战中,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同仇敌忾,共赴国难。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到处燃起抗日的烽火。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组织了一系列大仗,特别是全国抗战初期的淞沪、忻口、徐州、武汉等战役,给日军以沉重打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游击队、东北抗日联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力量奋勇作战。”我认为胡书记对抗战历史的评价还是比较客观的,我们在追思英雄的时候也记起了那些为国牺牲的国军抗日将士,希望我们诚挚的哀悼能抚慰英雄们的在天之灵。

把历史还给历史,让真相长白千秋。我们的目的就是让下一代知道,抗日战争这8年之间所发生的事情。民族的苦难和尊严,所有中国人都不该忘记。

第二篇:《一寸河山一寸血》读后感《一寸河山一寸血》读后感

1704班陈惠瑛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题记


(未完,全文共13884字,当前显示145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