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周易》打印版

一、《周易》简介

(一)“易”与“经”的含义

“经”就是道就是理,天地的大道理,人生的大道理。阐明天理、人道的书,称作“经”。“经”是最神圣的典籍与权威性的著作。

《周礼·春官宗伯·大卜》曰:“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据说《连山》以艮卦为首,《归藏》以坤卦为首。二书均已亡失,唯剩《周易》流传下来。郑玄:“夏曰连山,殷曰归藏,周曰周易”,他认为《周易》为周代的《易经》。即周朝的卜筮之书。

《易纬》认为。“易一名而含三义。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

(二)《周易》一书的结构

《周易》包括“本文”与“解说”两部分。

“本文”部分称为“经”,由64卦的卦象、64卦的卦辞和384爻的爻辞组成。其中,《上经》30卦,《下经》34卦。

“解说”部分称为“传”,是记载后人对卦、爻辞的各种解释和理论上的发挥,共有十篇,称作“十翼”1.《易经》

64卦指的是: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噬嗑、贲、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咸、恒、遯、大壮、晋、明夷、家人、睽、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中孚、小过、既济、未济2.《易传》

《易传》是最早的一部解释《易经》的书。一般认为《易传》由战国时代的儒家所作。《汉书·艺文志》认为,“人更三圣,世历三古。”这是说伏羲氏画八卦,周文王演六十四卦,孔子作《十翼》。“十翼”

《系辞》上、下《彖传》上、下《象传》上、下《文言》

《说卦》《序卦》《杂卦》《彖传》上、下两篇是说明每一卦的基本思想,解释卦辞。《象传》上、下两篇,一部分是说明如何按照卦的基本思想去行动(又称为“大象”),一部分是解释爻辞的(又称为“小象”)。《文言》是专门论述乾、坤两卦的基本思想的。《系辞传》上、下两篇是总论《经》的基本思想的。《说卦传》是总述八卦代表的各类事物及其原理、变化等。

《序卦传》是对六十四卦排列次序的说明。《杂卦传》是说明各卦之间的关系的。

(三)《周易》的传承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又说“西伯拘羑里演周易。”(《自序》)孔子曾删《诗》、《书》,订《礼》、《乐》,作《春秋》,然后传述《易》,儒家将《易经》冠为六经之首。

西汉《易》学衍化出孟喜、京房、施仇、费直、梁丘贺等不同派别,后汉郑玄、特别注重卦的形象与数字。

三国曹魏时的王弼一反汉代《易》家的学说,扫除象数,专言义理。唐初孔颖达为王弼《周易注》作疏。李鼎祚的《周易集解》。宋朝时期,程颐的《程氏易传》与朱熹的《周易本义》。明代有来知德的《周易集注》。

清代则致力于汉易的复元,在汉学盛行之前有王夫之的《周易内传》、《周易外传》、《周易大象解》。

近代则有高亨《周易古经今注》、《周易大传今注》。

我们今天对《周易》的了解可看刘师培的《经学教科书》,尚秉和的《周易尚氏学》。“中国人也曾注意到抽象的思想和纯粹的范畴。古代的易经(论原则的书是)这类思想的基础。易经中包含着中国人的智慧[是有绝对权威的]。”——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120页。

二、《周易》中的两套语言

朱伯崑在《易学哲学史》中指出:《易传中有两套语言:一是关于占筮的语言,一是哲学语言。有些辞句只是解释筮法,有些辞句是作者用来论述自己的哲学观点,有些辞句二者兼而有之。

1.占筮语言


(未完,全文共25777字,当前显示141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