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山地建筑与环境的协调

1、引言

传统山地建筑是人们在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下发展起来的一类建筑形式。这类建筑巧妙地利用山地地形,依照坡度差异进行建筑布局,得到错落有致的效果,使建筑与山地自然景观相协调,在视觉造型艺术上有着独特的风格和魅力。

成功的山地建筑所具有的形态特征往往有三。其一,减少接地。山地建筑要尽量保持地表的原有地形和植被,有效地保护地貌,可以避免工程产生较大土石方量。其二,不定基面。建筑要合理利用地形高差和山位,并随着地表层层升高呈现阶梯形布局设计,并在建筑内部形成不同标高底面。其三,山屋共融。建筑能适应各功能空间划分需要,形成与山体形态协调的建筑风格。

山地建筑形体表现形式可分为融入型--即注重山地原有环境的维护,并强调建筑与山体的融合;共构型--即建筑与山体共同组合,塑造符合山地环境的景观;超越型--即强调建筑功能分区与山体的有序结合。

重庆工商大学食堂是笔者参加工作后较早独立完成的,是典型的山地建筑,其中的经验、教训感受颇多,当时缺乏工程经验,并且完成施工图的时间紧迫,和其他专业的配合也不尽如人意,但在建筑与山地环境的结合方面还算比较成功,在此将这个项目的设计以及项目完成前后所得感想记述,以期未来能够吸取经验和教训并为对山地建筑有兴趣的人们提供一些参考。

2、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处工商大学东北片区,用地东南为新建学生宿舍区,西南方向为教学区,西侧为拟建操场,东北为原生树林和相临厂区用地。整个东北片区建筑均为新建,地处一处大的坡地,宿舍区最高,建筑体量也最大,绵延成片,连成一气;几处教学楼地势较低,大致4~5层,风格现代,典雅庄重;食堂所处位置与二者鼎足而立,联系便捷。食堂用地地形很不规整,处在坡地端头部位,面积虽然不大,高差却达到南北向15米、东西向10米。

食堂工程由食堂、浴室两大功能部分组成,另有配套锅炉房。

本工程于2002年5月开始方案设计,12月完成施工图设计,2003年9月即投入使用。方案本身得到甲方高度认可,投入使用后效果良好。

3、总体构想以及方案原则

从基地周围状况出发,宿舍楼所处位置高、体量大,数量多,食堂应尽量减小体量以应对;相对教学楼来讲,食堂又处于比较辅助、次要的地位,相对教学楼的庄重、典雅食堂则应以相对含蓄、内敛的姿态出现。结合坡地的走向,确定了以朝向宿舍的方向为主要出入口方向,层层下跌,平阶以上只做两层,其余均为半地下空间。这种做法不仅满足以上要求,面临教学楼和宿舍一面来看大大减小了体量,在姿态上已经不事张扬,低调而收敛,同时又符合现有地形状况,非常好的与环境共生,并且大大降低了土石方量,降低了工程造价。

4、功能布局和流线

总体来讲,本工程的功能有几处要点。三条功能流线即学生就餐流线、后勤流线、男女淋浴流线互相不交叉;就餐时近万名学生的合理分流和迅速疏散。


(未完,全文共16497字,当前显示115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