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2016中心开展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模式初探

一、背景

高技能人才的匮乏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产业升级,传统的“企业内训”和“院校培养”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今我国高技能人才建设的需要。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将弥补传统模式中院校和企业联系松散、结合不紧的缺陷。

“高技能人才是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熟练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精湛的操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的操作性难题的人。”而当今,这部分人才普遍存在数量短缺、结构失衡及年龄老化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探索一种适合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机制非常重要,那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

二、校企深度合作,共建培训基地

(一)宣贯精神,政策引导

认真贯彻国家关于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有关文件精神,培训机构要以服务为宗旨,突出高技能人才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加强为本地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深化“校企合作”,更新培训教学理念,依托企业、行业优势,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建立校企深度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

(二)签订协议,明确职责

构建校企合作保障机制,是推进校企合作持续健康发展,提高人才培训质量的根本。培训机构在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项目的建设过程中,要广泛与企业签署合作协议,明确了校企双方的责、权、利,有效规范了双方的行为。

(三)沟通协作,了解需求

为了适应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培训机构要全面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突出受训人员的职业技能训练,因此培训机构的各个专业(职业)项目组要在所对应的行业、企业领域中进行了调研。调研采取现场问卷调查、单位走访、座谈等形式,通过调研对专业现状、企业岗位需求、结业生必须具备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有了明确的认识,为高技能人才培训模式、培训课程体系构建提供了依据。

(四)多元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校企合作,进行员工培训。通过培训机构与企业双方的共同合作,加强双方在培训过程中的参与度。企业不仅要为培训机构提供专业师资、技术、设备、场地等资源,更要参与培训机构进行培养计划、专业设置、考核标准等制订工作,保证培训任务的顺利进行。培训机构除提供培训、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保证人才培训质量外,可以为企业选拔招聘的学员进行订单式培训,也可为企业员工进行短期集中培训;还可由培训机构负责招生,学员考核通过后与企业进行双向选择,使拥有坚实技能技术的人,就业能够得到有力保障。

校企合作,完成研发项目。通过研发项目,提升企业竞争能力和教师的专业能力。

进行教师培训。培训机构定期选派一定数量的教师到企业一线参加实践锻炼,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同时聘请或调进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充实教师队伍,带动专业教师成长。

校企合作。制定教学文件、培训方案、培训内容等。培训方案和内容要有实用性,要能为企业服好务,因此应征求企业或行业的意见,和企业行业专家充分沟通讨论,使培训方案、培训内容同企业实际紧密结合,使学员接受培训后能够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校企合作,完成培训对接。在校企合作中完成“培训专业对接职业岗位、培训课程对接职业标准、培训过程对接生产过程”为主导的深层次培训对接。

三、“点、线、面”结合,共同开发培训课程


(未完,全文共15643字,当前显示133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