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dy缩小城乡差距 实现教育公平

第一篇:dy缩小城乡差距实现教育公平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教育公平

政协定远县委员会(2011年6月)

义务教育是各级政府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是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定远县始终把教育事业纳入政府工作计划,从政策支持、财政投入等方面突出了政府的主导作用。“十一五”期间是定远教育事业发展最快的重要时期,各类教育事业都得到了长足发展,教育规模逐年扩大,教育资源逐步配套,教育结构渐趋合理,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一、定远县城乡教育资源基本情况

全县现有公办中小学209所,其中。完中11所(县城4所、农村7所)、初中58所,平均每个农村集镇达到一所,完小140所(县城7所、农村133所);另有公办小学教学点127个(全在农村),民办私立中小学12所(全在县城)。基本满足了适龄儿童和少年的免费、就近入学需求。

全县现有在校中、小学生约13.3万人,其中。高中生约1.7万人、初中生约4.9万人、小学生约6.7万人;另有职业高中生0.8万人、在园幼儿1.4万人。累计全县受教人数达到15.5万人,约占全县总人口的17%。

全县现有在职教职工6652人(占皖政办[2009]3号文件核编人数8622人的77%)。其中有特级教师5人,中学高级教师760人,中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3302人。累计中高级以上教师占在职教职工总数的61.1%,教师队伍结构明显改善,整

1体教学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农村教师队伍年龄老化、学科结构不合理,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与县城教师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二、城乡教育现状的不均衡性分析

定远县的教育资源,具有分布广、较分散、配置不达标、不均衡等特点。优质教育资源(办学硬件条件、师资力量等)近年来已逐步向县城集中,已认定的9个省、市级示范学校(包括高中、中等职业、初中、小学、幼儿园等),有8个在县城,学校的管理水平、教学水平,在城乡间的差距拉大,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无法与县城学校相比,县城、乡镇和村三级公办学校的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性。

1、城乡教育的基本办学条件不均衡。对照安徽省教育厅2007年度颁发的《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农村学校现有的办学条件中,多项指标不达标。如:生均校舍面积平均少5-9平方米,农村小学很少有教学辅助用房;完小以上学校的平均班额在60-80人,而农村小学教学点班额较小,有的一个年级只有几个学生;全县生均实验室面积为0.16平方米,且主要集中在县城学校和乡镇的初中和完小;农村中小学的办公与生活服务用房面积不达标、设置不规范,基本没有学生食堂和学生公寓等;农村中小学的音、体、美设施简陋,器材单

一、量少,田径运动场地建设不规范;全县教学仪器设备及设施总量少、陈旧、不配套,且80%集中在县城及较大乡镇的完中、完小,建有多媒体教学平台、电子备课室、校园网的学校寥寥无

2几;全县生均藏书8.7册,且主要集中在县城中、小学。


(未完,全文共16398字,当前显示121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