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论王士祯神韵诗的陌生化取向

关键词:王士祯;神韵诗;陌生化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0-0-01

一、王士祯神韵诗诗歌意境的陌生化处理

王士祯神韵诗一个明显的特点是诗意朦胧。王士祯通过写作这种朦胧难解的诗歌,增加了读者阅读的时间,延长了读者思索诗歌含义的过程。通过一种跳跃式的联想传达一种具体可感却又不分明的诗歌意境。这正是王士祯神韵诗在诗歌意境方面所做的陌生化处理。

王士祯早期的《丙申诗序》中明确提出了神韵诗创作的四字纲领,对此钱谦益曾评价为:“其谈艺四言,曰典,曰远,曰谐,曰则。”(《阮亭诗选序》)这四字纲领中,“远”字强调的正是诗歌的意境问题。

“远”字也是渔洋诗歌思想中透露出新内容的纲领。“画潇湘洞庭,不必整山结水。李龙眠作阳关图,意不在渭城车马,而设钓者于水滨,忘形块坐,哀乐嗒然,此诗旨也。次曰远。”(《丙申诗序》)在这里,王渔洋用三个绘画的例子来说明他所标举的“远”字纲领,字面看起来,是传达一种意在言外的艺术手法,即不直接表达诗歌的主题,而是通过一种间接的,烘托的手段来传达一种意境。

然而渔洋的“远”字所要表达的含义并不止于此。渔洋所标举的“远”的意境,其实质在于:与现实生活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不仅仅是一个艺术手法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对生活时刻保持最新鲜的感受和体会。同时有要求对现实生活实现一定的超越。这种新鲜的感受和对现实生活的超越使得王士祯神韵诗中具备了引发读者深思的因素,也即一种陌生化的处理。

王士祯早年的成名之作《秋柳四章》就是一组典型的用联想与跳跃的思维串联起的,营造了一种似是而非的意境的神韵诗。《秋柳四章》也成为神韵诗真正的发端。

诗中所引故实非常多,但是其中的逻辑关系却不明确,造成了理解上的困难。但是这些故实却又不是完全毫无关联的,整体阅读之下,能让读者产生强烈明确的共同感受,艺术感染力十足。

我认为这正是一种陌生化的处理方式。这种空间跳跃式的联想,是由于作者作诗时大抵是一种“偶然欲书”的状态,作者的感情是触物感兴的,要把这一瞬间的感慨传达给读者,作者只好通过不断的书写断点式的感触,用联想将这些故实和意象串联成一整组具体的具有相同感情色彩的意象群,从而构筑起一个朦胧的却又深具艺术感染力的意境。

王士祯这一组诗歌,写成之时,“属和殆数百家”。虽然对于其含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是其整体的艺术感受是被大众认可的。读者可以感受到诗歌似乎在传达一种对前朝故旧的追思,却又拿不出确切的证据来说明这一点。正如钱仲联所说是一种“空中传神”的艺术手法,的确十分独特。这四章诗歌在当时所引起的轰动足以说明问题。

渔洋做此诗,不从小处着眼,而是从一种沧桑巨变的巨大感慨上把握诗歌基调,因此能够将这些跳跃的意象组合在一起构成一种基本一致的氛围。这正是渔洋诗歌保持与现实生活的距离造成的,这种陌生感觉引发了读者阅读思考的兴趣。

因而,可以说“远”字纲领,在渔洋的创作实践中正是一种陌生化的处理方式。这种保持与现实生活一定的距离,通过联想构筑诗歌的方式是新奇的,引人思索的。

二、王士祯神韵诗审美理想中的陌生化


(未完,全文共20672字,当前显示128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