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新华社评论员:弘扬雷锋精神 建设美好家园

编者按。今年是雷锋同志逝世50周年,也是毛泽东同志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49周年,如何让雷锋精神在诞生将近五十年后仍能很好地继承和发扬光大。这是每一个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思考和践行的问题。本期,新闻中心特将新华网和人民网学习“雷锋精神”相关专题在此转载,供全校师生学习交流。

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2日召开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座谈会,强调要在全社会兴起学雷锋活动的热潮,使雷锋精神成为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部署的重要步骤,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的一项重大举措。

雷锋离开我们已经50年了,但雷锋精神如同一抹绚烂的阳光,始终温暖着人们的心灵,在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雷锋精神是党和人民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厚精神资源。

经过30多年改革发展,中国社会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在快速发展的今日中国,人们需要更加富有的物质生活,也需要以雷锋精神引领的美好社会风尚。一个物质与精神同时富有的社会,才是人们理想的家园。这正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时代意义。让学习雷锋真正成为时代强音,就能汇聚起人们追求至善和大爱的力量,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拥有强大的精神动力。

毋庸讳言,在社会转型期,随着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新的社会环境或许会带来人与人之间感情的某种疏离,会引发一些“道德困惑”。然而,只要我们稍加留心就能发现,爱心与善举从来不曾缺失,雷锋精神始终闪亮在我们身边。从上世纪80年代的张华、朱伯儒,到当代雷锋郭明义、以“最美妈妈”吴菊萍为代表的感动中国系列人物,无数后来者续写着雷锋精神新的诗篇,为雷锋精神注入了崭新的时代内涵。无论是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的生死大救援还是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期间的志愿者行动都证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雷锋精神进一步融入中华民族的道德血液,化作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动力。雷锋是一个时代的英雄,也是永恒的榜样。无论时代如何发展,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不会变,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始终是社会文明进步不可或缺的养分。平凡中孕育出的雷锋精神,不仅让人们感受到了“好人好事”对于社会和谐、文明进步的重要作用,而且向人们展示了人人都能企及的道德高度。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雷锋精神,就要学习雷锋爱党爱国的坚定信念,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理想信念是一切行动的精神支柱,是克服前行路上艰难险阻的重要保证。翻开《雷锋日记》,人们无不为其中流淌出的对党和国家浓烈的情感所打动。今日中国正处在大发展大繁荣的黄金期和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这样一个波澜壮阔的伟大时代,像雷锋那样坚定理想信念,牢记自己对于家庭、社会、国家的责任,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就能拥有踏实工作的无尽动力,用智慧和勤劳不断创造美好生活。


(未完,全文共7331字,当前显示134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