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中东、北非地区局势动荡——阿拉伯之春

摘要。突尼斯、埃及政府相继垮台,利比亚、也门也接近内战,巴林、约旦、阿尔及利亚、沙特、伊朗等国也出现了程度不同的动荡,中东北非地区进入了三十年来罕见的政治动荡期。动荡的原因纷繁复杂,民生凋敝、经济停滞、社会僵化、宗教冲突等,一系列的问题盘综错节,使得社会问题一旦爆发就难以停住,政治动荡就拉开了序幕……

关键词:中东北非;动荡局势;根源;大中东计划;影响;启示

正文:

1.局势概况。自去年底以来,源自突尼斯的“茉莉花革命”产生了连锁效应,埃及、利比亚、阿尔及利亚、约旦、巴林、沙特,甚至于整个中东地区和阿拉伯世界,都笼罩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抗议情绪下,这些国家的领导人也都在忧虑会不会成为多米诺骨牌的可怕前景。同时,面对中东剧变,国际社会也反应不一,有的国家比如法国就急于作出了承认利比亚反对派的决定,更多的国家立场摇摆,犹豫不决,就连相关大国国内各方甚至政府各部门之间的态度也呈现出“碎片化”的结构,众说纷纭,难有定论。阿拉伯世界将走向何方,整个世界都在忧虑。

2.动乱原因。有人认为,中东北非相关国家政局动荡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发展不给力,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若单从经济增长

的角度看,发生骚乱的国家表现并不差。近些年,埃及是中东经济发展最稳定的国家之一,其gdp年增长率一直保持在4%-5%之间,即使在2007年到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埃及的gdp增长率仍然超过7%。2010年埃及gdp增长5.3%,在全世界排名第49位。在这些动荡的国家中,经济增长速度最慢的是约旦,但其gdp增长率也达到3.4%,高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老牌发达国家。由此可见,中东北非动荡的根源显然不在经济增长的层面,而更重要的是在于其经济增长的成果没有惠及下层百姓。相关国家gdp增长率、国际社会竞争力排名等等指标,看起来不错,却没有令民众受益。在这些国家,一方面,gdp不断增长致使国际地位日益提升,而另一方面,贫富两极分化日趋严重,富人拥有的社会财富越来越多,穷人却越来越穷。近年来,中东一些国家的民众更是承受着高失业率、高物价、高通货膨胀带来的巨大压力,民生每况愈下。中东北非动荡国家,大都是强力人物长期统治,专制和腐败盛行,民怨沸腾。中东北非很多国家实行威权政治模式。由于该地区民族和教派关系复杂,传统部族影响很大。二战后美国和苏联为争夺势力范围,在中东北非积极扶植亲美或亲苏的领导人上台,实行强人统治。同时,中东北非阿拉伯国家又与以色列处于长期战争和敌对状态。诸多因素结合起来,促使中东北非很多国家盛行强人和军人统治。强人统治形成了事实上的国家领导人终身任职,一个政党长期专制,在位总统长期执政。到这次政治风暴为突尼斯总统本里


(未完,全文共13323字,当前显示112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