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我国海域使用权的流转问题初探

一、建立海域使用权流转机制的必要性

1.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生产资料实行公有制,国家通过无偿调拨、划转来配置资源,使用者作为公有制经济的组成部分,也有权无偿使用资源。结果导致使用者不考虑海域的使用效益,任意占用海域,浪费了海域资源。现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的配置是按市场经济规律来实现的,海域资源不应再是无偿的使用,而应按照价值规律来实现它的价值。1992年,国务院办公厅对国家海洋局、财政部《关于外商投资企业使用我国海域有关问题的报告》所作的指示中,提出了要建立海域使用许可证制度和有偿使用海域的制度。1993年,财政部、国家海洋局联合下发了《国家海域使用管理暂行规定》,开始推行海域有偿使用制度和海域使用许可证制度,海域有偿使用管理开始起步。实施海域有偿使用,是为了促使使用者提高效率和效益,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海域资源的合理配置,那么对于不能较好地开发利用海域资源者来说,则应当通过海域使用权的流转机制,将其手中的使用权流转出来,然后流入那些有能力做好海域资源开发工作的人手中,达到海域资源的合理配置。

2.是海洋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

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和深入,在海洋开发中出现了一些原来不曾有过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与海域使用权有关。

首先,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使原有的海域资源开发布局矛盾突出。

长期以来,人们对海洋的认识一直定位在“渔盐之利、舟楫之便”上,这主要是受到当时海洋科技水平的限制,许多海洋新兴产业没有出现的缘故,对海域资源的利用主要集中在渔业、盐业、港口和海运上。但是随着近年来海洋科技的飞速发展,许多效益高、产量大的海洋新兴产业不断出现,原有的海洋产业布局已经暴露出不合理的方面,据对沿海地区岸线利用的调查,大连有13%,秦皇岛有12%,青岛有12%的岸线利用不合理。现在国家和部分省市都在编制海洋功能区划、海洋开发规划和科技兴海规划,有的已经完成,这些规划的实施,必将对海域的使用现状进行调整,达到科学优化的布局。在调整过程中,仅靠行政命令是不行的,必须建立合理的海域使用权的流转机制,将不合理的使用权流转出来。

其次,在海洋新兴产业发展中,也出现需要调整海域使用权的问题。

海水养殖业是海洋新兴产业中的一个重要产业,由于海水养殖业的比较利益高,沿海各地海水养殖呈如火如荼之势,滩涂、浅海充满了对虾养殖池、扇贝养殖筏。由于养殖密度过大,养殖海区富营养化十分严重,导致赤潮频生,病害肆虐,有的地区甚至所养品种全军覆没。因此,许多受灾的渔农民无力继续从事海水养殖,他们如何退出,手中的海域使用权如何流转,则需要建立明确的机制。另一方面,对那些在海水养殖上一帆风顺的渔农民来说,由于从事多年海水养殖业,经济效益高,收入剧增,便产生“小富即安”、“小富即满”的思想,不愿再对养殖生产进行较多的投入(包括物质与精力),但是他们一般也不愿完全与海域“绝交”,放弃这棵“摇钱树”,便采取一种粗放粗养的方式,给海域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因此,通过建立海域使用权流转机制,就可促使这一部分人或者加大对海水养殖的投入,或者将海域使用权流转他人。

二、按市场经济原则建立海域使用权流转机制

海域使用权流转机制的建立不能选择别的机制,只能选择市场机制。这是因为确立海域使用权流转的市场机制有以下几个明显的优点:


(未完,全文共20025字,当前显示138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