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愚公应该移山

今天我们讨论愚公应该移山还是搬家这个问题,自然要从愚公移山的根本困难出发。面对交通不便,愚公面前有两条路,但是更深层次上却是两种思维方式的取舍。搬家是一种务实之中求应变,应变之中求发展,考虑客观现实,选择切实可行方法的理念,移山虽然体现了坚持不懈的精神,但未考虑到客观现实,相比之下,显得固执己见,不知变通。因此,我方坚持认为愚公应该选择搬家。下面我将从三方面进一步论述我方观点。

第一,搬家可以合理有效的解决面临的困难。“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无论是搬家,还是移山,都是为了解决交通问题,更好的与外界沟通,那又为何不选择一种既现实又可行的方法呢。相比于移山,搬家在解决交通问题的同时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子子孙孙可以冲破大山的束缚,去开拓眼界,去学习外界的知识与技能,去实现更好的发展,而不是将美好的人生浪费在无穷无尽的移山之上。愚公搬家解决了困难、保护了人才,保护了资源、立足于发展,又有何不妥呢。既然搬家能更加合理有效的解决困难,我们为什么不选择搬家呢。如果对方辩友不幸成为了愚公的子孙,您还会站在这里坚持您的观点吗。

第二,搬家保护生态环境、遵循自然规律。山是亿万年地质演变逐渐形成的,愚公如果不顾客观条件与客观规律而去移山填海,想必山上的动植物,海里的生物就得死的死,搬家的搬家了啊。人与自然本来就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可持续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马尔代夫总理泪洒会场,只因为在温室效益下,马尔代夫即将被升高的海水所淹没;1988年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出的全球头号新闻人物竟是我们伤痕累累的地球啊。对方辩友你忍心让愚公去移山吗。

第三,搬家正是求真务实,务实之中求发展的思想的具体体现。搬家意味着打破封闭僵化的思维模式,破除安土重迁的传统观念,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务实之中求应变,应变之中求发展的科学精神。中华上下5000年,从曹冲称象到诸葛亮草船借箭,从吴用智取生辰纲到司马光砸缸,有哪一个不是采取更好的方式解决问题呢。古有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今有改革开放,哪一个不是搬家思维的生动体现呢。如果我们去研究永动机,再坚持不懈也成功不了啊。前苏联当年用城市包围农村取得革命成功,早年中国生搬硬套这种模式最后以失败告终;当年“农业学大寨”,中西部不顾形势大面积开垦田地,最终沙尘暴盛行啊。如此可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务实变通是何等的重要。

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认为愚公应该搬家。

在愚公应该移山还是搬家的问题上,我方的观点是,愚公应该移山。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我方的观点加以论述。

愚公移山正视生活中的困难,对现实存在的矛盾毫不躲避,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而搬家则是一种典型的逃避矛盾的错误做法。是一种自私的治标不治本的做法。说白了就是形而上学。而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却恰恰就是一部不断搬山的历史。如果没有前人在面对困难时毫不退缩的勇气,如果没有当代的开拓者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的精神,生产力如何进步,社会又怎么向前发展呢。今天我们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矛盾,都应该正视矛盾,揭露矛盾,而决不能绕道而行。


(未完,全文共16476字,当前显示127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