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内蒙古通辽市文化体验

[摘要]中华文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有着很强的包容性。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正是多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碰撞才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体现。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共同造就了中华文化的灿烂。汉族有汉族自己的文化特色,蒙古人也有他自己的风俗习惯。当不同的文化相遇,相互碰撞,擦出来的火花,才形成了我们这个多民族统一的国家,才有了如今形形色色的民族文化。

[关键词]汉族蒙古族风俗文化历史发展

按照学校安排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我们专业在大三下学期设置了国情考察实践这一环节。

这次国情考察是在学院相关老师的带领下进行的,从七月9号开始到11号结束,历时3天。三天里我们主要考察了两个地方:位于内蒙古库伦旗的“东北第一漠”库伦旗大沙漠;以及内蒙古通辽的珠日河大草原。期间还顺便参观了库伦旗三大寺。本次国情考察的主要内容是考察内蒙古通辽地区的自然地理文化、历史文化以及风俗文化。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包括库伦旗三大寺、库伦大沙漠、以及那美丽的珠日河大草原和大草原上象征着青年男女爱情的敖包。第一次完整地听当地牧民讲蒙古族青年男女在敖包这个地方相会,相爱。晚上住进大草原上的蒙古包里,看着夜空上一轮圆圆的月亮,吹着草原上的晚风给人以别样的感受。特别是在草原上的那天夜晚,载歌载舞的篝火晚会把这次文化考察活动推向了高潮。我们和蒙古族的兄弟姐妹一起围着熊熊的篝火,跳着安代舞一起享受着美妙的草原之夜。

通过这三天的内蒙之行,我感受到了不同地区的不同的文化。库伦沙漠里,在这个浩瀚的沙海中,植被稀少,到处都是金光灿灿的明沙,有的沙丘高达70-80米,连绵起伏。广裹无际的沙,是那种淡淡的洁净的米黄色,让我想到了一片广阔的海边沙滩,那米黄是一种近似可以催眠的颜色,如梦如幻。大草原上清新的草香带着芬芳,醉了江河醉了牛羊。蒙古人那种豪放自由不羁的性格与热情好客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悠扬的马头琴,醇香的奶茶,与动听的蒙古歌一起融入进这浩瀚美丽的珠日和大草原之中。

一、通辽地区民俗风情

(一)银沙湾

文化考察的第一天,我们首先去了银沙湾。

银沙湾景区位于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境内塔敏查干沙漠中段(塔敏查干,蒙语,译为“魔鬼”或“地狱”),嘎海山北麓,养畜牧河流两岸地段,是东北最大的沙漠旅游景区,距离库伦镇西28公里处。

自然景观极为壮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创造了自然美学,劲风急雨画出了上帝的曲线,形成了得天独厚的沙漠秘境。这里的沙山沙峰、沙谷沙梁、丘陵沟壑连绵起伏,沙峰高达70—80米,宛如卷起的巨浪,气势蔚为壮观。塔敏查干沙漠自然形成的地质地貌特色鲜明,堪称“东北第一漠”适宜穿越、其参与互动性强,极具观赏旅游价值。我们面对着广阔的沙漠,一个个都显得特变兴奋。旁边有供游客游玩的滑沙和骑骆驼的项目,大家争先空后地排队参与项目。享受着与众不同的沙漠景观,从上面滑下去的那一刻我感受到了沙漠独有的地域景观。想到了生活在这样环境条件下的人们那种粗犷的性格,与那向往自由的精神。

库伦是一个充满魅力的神奇土地,自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先后有匈奴、东胡、鲜卑、乌桓、契丹等古代民族都在这里繁衍生息,留下了他们的遗迹遗物,诉说着昔日的文明,远去的历史。

十三世纪蒙古人登上世界舞台,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建立了世界帝国,蒙古人集游牧文化大成,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元世祖忽必烈以及北元时期的林丹汗等都曾在这块土地上留下了历史的遗痕。


(未完,全文共22188字,当前显示146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