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封闭式创新到开放式创新

“封闭式创新”(theclosedinnovation)是指20世纪80年代以前企业通用的创新模式,该模式指出:成功的创新需要企业全过程强有力的控制,企业必须自己研发技术并生产、销售产品,企业还必须提供售后服务、财务支持。该模式的实质是封闭的资金供给与有限研发力量的结合,其目的是保证技术保密、独享和垄断。

该模式的核心是在严格控制下,企业通过资助大规模的内部实验室来开发技术,以此作为新产品来源的基础,从中获取高额的边际利润。在封闭式创新模式下,企业研究部门被认为是成本中心,而开发部门则被认为是利润中心,两者之间的目标不一致,之间存在着一堵很难沟通的“高墙”

表1.封闭式创新模式下企业研究部门与开发部门的冲突

封闭式创新相当于在企业的边界筑起了一道厚厚的墙,无论是在企业的研发、销售还是服务阶段都与外界隔绝。封闭式创新之所以能够为企业带来成功,是因为它在企业内部创造出了一种“良性循环”。在图1中,企业投资于内部研发项目,然后开发出很多突破性的新技术。这些新技术可以使企业向市场推出新产品和服务,实现更高的利润,接着再投资于更多的内部研发项目,这又会导致进一步的技术突破并带来新一轮的产品和服务的市场推广,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图

1、封闭式创新中企业内部的良性循环

2.企业创新模式发生变化的原因

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发现,封闭式创新过分强化和控制自我研究功能,结果往往意味着:①那些无力承担高额研发投入的企业将处于竞争劣势;②大量的技术因过度开发或者与市场需求相脱离而被束之高阁、不能获利;③企业内部不断有怀揣重要创新成果的骨干力量离职出走、另立门户;④企业无视外部众多优秀且廉价的同类创新成果而导致“闭门造车”;⑤因局限于既有的组织资源、知识和能力,企业不能应付快速变化与新兴的市场。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下众多领域发生的巨大变化导致企业创新模式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1)知识资源配置的变化。高等教育的普及以及学术机构研究能力和研究质量的迅速提高,使得知识由以前富集于企业研究部门和科研单位,转变为广泛分布于产品价值网络中的各个节点,知识的自然配置打破了只有富裕的企业和富裕的国家才能开展创新的垄断局面。

(2)人力资源的变化。高素质人才的就业观念发生重大变化,由以前的忠诚于企业,转变为忠诚于职业;劳动力市场中已经形成了一个“拍卖市场”,对于高素质人才,企业只能“价高者得”;国际移民政策和人才引进政策逐渐放宽,促进了国际人才的流动,进而促进知识和技术的跨国流动。

(3)风险投资产业的变化。以往在风险投资资源十分贫乏的时候,从大企业里走出来的员工,即使拥有非常有前景的技术和创意,但由于缺乏资本的投入,他们另起门户的希望往往也会落空,同时那些想要吸引有能力的专家离开实力雄厚的大企业的新创企业,也经常会因为没有足够的发展资本而严重削弱了企业的吸引力;风险投资产业的蓬勃发展则使得大量“小而专”的企业得以生存,后者也能够提供更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和回报机制,从而大大诱惑了资本与人力、丰富了技术市场的资源供应,使许多商品和服务向市场推广的速度越来越快。


(未完,全文共18866字,当前显示128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