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浅论武汉市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摘要。武汉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从武汉市的旅游发展现状来看,其开发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其资源并未得到充分的利用。研究如何通过对现有旅游资源的专项和多元化的整合,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让旅游资源发挥其最大的效用。

关键词:旅游资源;武汉;人文旅游资源;品牌

一、武汉市旅游资源现状

武汉位于湖北省中部、江汉平原的东部,市内湖泊星罗棋布,数十座山峰蜿蜒其间,素有“九省通衢”之称和“江城”的美名。这里也是千年荆楚文化的发源地,具有浓郁的楚文化特色,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武汉市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都十分丰富,其旅游资源分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两大类:

(一)、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

两江交汇、八川聚集、湖泊密布、山岳纵横、平原广布构成了武汉市旅游资源的秀丽风貌。

1、与水有关的独特资源。长江与江汉在此交汇,将武汉一分为三,使武汉成为依山傍水、三镇鼎立的江城。长江武汉段,市区内长江段长60km,另外还在市辖郊区境内流经85km,总长达145km;汉江武汉段在市辖区内流经62km,在市区内流经50km,总长达110km;汉江河道弯曲狭窄,在汉口附近宽度为200m左右,有250余km的江河水道贯穿武汉,这不仅在中国仅无绝有,而且在世界上也极为罕见。但目前,江河水道仅作为交通水道,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旅游开发。武汉湖泊密布,水面宽阔。有东湖、月湖、莲花湖、木兰湖,后湖、东西湖、郎官湖、墨水湖等。目前除东湖、月湖、莲花湖、木兰湖等有一定的开发利用外,后湖、东西湖、郎官湖、墨水湖、南湖、紫阳湖、沙湖、水果湖、北湖、严东湖、青菱湖、汤逊湖、鲁湖等旅游开发利用程度低,有的还未开发。

2、与山有关的独特资源。武汉山丘旅游资源丰富,可谓山丘纵列、岗岭起伏。市区内两列山系,其地层走向和山势作东西展布,一列从汉阳汤家山、赫山、龟山至武昌紫金山、凤凰山、小龟山、猴山、凤斗山、团山、太渔山、吹笛山、黄家山;另一列从汉阳米粮山、仙戈山、锅顶山、扁担山、凤栖山到武昌蛇山、洪山、珞珈山、南望山、喻家山、磨山、马鞍山、石门峰、宝盖山。另外,市区周边外围还有马龙山、大军山、小军山、神山、铁锦山、公子山、龟尾山、龙泉山、木兰山等。目前龟山、蛇山、磨山、龙泉山、木兰山旅游开发有一定规模,其它山丘旅游资源基本上没有得到开发利用。

(二)、独特的人文旅游资源

武汉历史久远,文化沉淀深厚,人文名胜古迹众多。从已经发掘的四五千年前新石器时的大量器物。到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商代盘龙城,再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成为中国四大名镇;建国后成为湖北省省会,国家计划单列大城市,华中经济中心,长江中游和南北交通的枢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富有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既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的积累,又闪耀着现代都市文化的神韵。楚国文化、首义文化、宗教文化、知音文化、三国文化、黄鹤文化、商贸文化、都市文化、建筑文化,康娱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科技文化等多元文化交相辉映。悠久的历史文化给武汉留下了众多宝贵的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

二、武汉市旅游资源开发中面临的问题

综观武汉市旅游发展现状,其旅游资源的开发及利用方面存在着如下的三大问题:

(1)、从实质上看,武汉旅游形象问题并未真正解决,必须加大力度塑造培育。武汉连贯东西,承转南北,旅游区位优势十分明显,由旅游集散地向旅游目的地的功能转换还未完成。

(2)、武汉是具有3500年悠久历史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底蕴深厚,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但旅游资源还没有达到深度开发的程度,旅游资源的价值有待进一步挖掘。


(未完,全文共13887字,当前显示145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