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广东概览之少数民族

广东少数民族

广东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省份。全国56个民族中广东就有53个。据2000年人口统计,广东汉族人口有8500多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98.58%,少数民族有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满、侗、瑶、白、土家、哈尼、哈萨克、傣、黎、僳僳、佤、畲、高山、拉祜、水、东乡、纳西、景颇、柯尔克孜、土、达斡尔、仫佬、羌、布朗、撒拉、毛南、仡佬、锡伯、阿昌、普米、怒、乌孜别克、俄罗斯、鄂温克、德昂、保安、裕固、京、独龙、鄂伦春、门巴、珞巴、基诺共52个,123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42%。

先秦时期,广东境内居住有南越、西瓯、骆越、闽越等族群居民,史称“百越”。随着历史进程的发展,经过秦统一中国、唐朝的繁荣以及明清以来的对外文化交流和外族入侵,各民族间不断同化、融合。至建国前,世居广东的有黎、苗、瑶、壮、回、满、畲、京8个少数民族。建国后,广东省行政区域有所变动,省内各少数民族成份亦随之变动。1965年,防城东兴各族自治县的京族划归广西壮族自治区所辖。1988年4月,居住在海南岛的黎族、苗族随海南建省划归海南省管辖。至此,世居广东的少数民族有壮族、瑶族、畲族、回族、满族5个。2000年,5个少数民族人口分别为

18、

15、3.5、1.

5、0.8万人。全省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了民族自治区域,有连南瑶族自治县、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乳源瑶族自治县。同时还建立了怀集县下帅壮族瑶族乡、连州市三水瑶族乡、瑶安瑶族乡、阳山县称架瑶族乡、始兴县深渡水瑶族乡、龙门县蓝田瑶族乡、东源县漳溪畲族乡。

广东少数民族——壮族

壮族是岭南古老的民族之一。壮族的先民属于古代百越族群,与西瓯、骆越有血缘递承关系。历史上有过不同的他称,如僮、撞,或俚、乌浒、峒民、僚、俍等。壮族也有各种不同的自称,如布越、布依、布土、布侬、布偏等。建国后统称为僮族。1965年改称为壮族。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傣语支。

壮族世居连山县境南部,大部分来自广西。除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怀集县下帅壮族瑶族乡是壮族的主要分布区外,全省90多个市县也有壮族散居。

壮族社会基本上以姓氏血缘为纽带,多数是一个姓氏一个村寨,也有二三个姓氏为一个村寨的。建国前村寨内部多实“村老制”,并且保留着部分原始民主议事的痕迹--“里排众议”。

父系小家庭制是壮族主要的家庭结构,儿子长大成婚后多数即分家。在壮族家庭中很少有四五代同堂的。儿子有继承权,女儿无财产继承权。婚姻状况基本上是一夫一妻制,严格遵守本民族同姓不通婚的原则,但与汉族通婚不受限制,与瑶族通婚则为数极少。婚仪有“订婚”、“行聘”(送彩礼)、“迎娶”、“回门”等,部分吸取了汉族的形式,但仍保持有本民族的特色。旧俗夫权突出,丈夫可以随意把妻子卖掉。

壮族多同一姓氏住在一起建村立寨,壮话称“班”。如“班壮”、“班局”、“班罗”、“班瓦”、“班翁”、“班管”、“班陵”等。壮族人以大米为主食,菜肴别具特色,几乎每家都有酸菜缸,一年四季都有浸酸豆角、芥菜等。喜欢用生猪血配花生、香料等灌入猪肠,煮熟后切片待客。农历四月初八的“牛皇诞”有吃双色饭的习俗。糯米糍粑是壮族节日和喜庆中不可缺少的。


(未完,全文共43421字,当前显示131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