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层生态学对治理北京市生态环境问题的启示
关键词:深层生态学;北京市;生态环境;治理
如今,人们在享受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带来的丰硕成果时,生态环境也日趋恶化,人们逐渐意识到,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不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将给人类的生存带来威胁。作为我国首都的北京,就遭受了严重的环境威胁,春天的风沙,夏天的干旱少雨,冬天的雾霾„„恶劣的生态环境状况不仅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了不便,而且严重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加快对北京市区的生态环境的治理,刻不容缓。
一、深层生态学的内涵
20世纪70年代伴随环境运动和对生态危机反思而在西方兴起了深层生态学,特别是生态共生理念更具当代价值。1937年挪威著名哲学家阿伦・奈斯在《求索》上发表了《浅层生态运动与深层、长远生态运动概要》一文,正式提出了“深层生态学”这一概念,并第一次区分了“深层生态运动”与“浅层生态运动”的概念,标志着“深层生态学思想”的正式确立[1]。奈斯认为:“浅层生态学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只关心人类的利益;深层生态学是非人类中心主义和整体主义的,关心的是整个自然界的利益。”奈斯在文章中指出,浅层生态运动关注的是污染和资源耗竭,中心目标是发达国家公民的健康和富裕;而深层生态运动则强调整个地球生物圈的平等,主张物种的多样性和共生原则,在无等级和无阶级差别的立场上反对污染和资源的耗竭。“深层生态学要追问环境危机的根源,包括社会的、文化的和人性的。在实践上,浅层生态学主张改良现有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深层生态学则主张重建人类文明的秩序,使之成为自然整体中的一个有机部分。”[2]奈斯将生态学发展到哲学与伦理学领域文章发表之后,在国际上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二、北京市的生态环境问题
北京市位于华北平原与太行山脉、燕山山脉的交界处。北京的春、秋季比较短,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为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非常适宜人类居住,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北京的人口尤为密集,故此环境形势也变得十分严峻。
(一)水资源短缺
造成北京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有降水少,地表径流少;城市发展迅速人口稠密使得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加,而再生水的利用率不高,加剧了水资源的紧缺,也污染城乡环境。北京市环保局发布的《2013年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3年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源地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源水质标准,但水资源短缺和城市下游河水污染严重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城市下游不达标水体断面中化学需氧量、氨氮年均浓度值分别为70.0毫克/升和10.1毫克/升,与上年相比略有上升,总体呈下降趋势[3]。
(二)大气污染加剧
伴随北京经济的发展,人口的激增,汽车保有量急剧上升,对能源的使用量大幅度增加,废气的排放总量随之急剧上升,每年污染减排速度很难“跑赢”污染排放增量,环境负荷严重超载,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的排放成为主要的污染源。pm2.5成为超标最为严重的污染物,空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急剧上升,加剧了对臭氧层的破坏,南北两极的冰盖融化,引发了温室效应。另外北京上风向的河北、内蒙古地区植被系统被大肆破坏,沙化情况严重使得北京时常遭受沙尘的侵扰。
(三)城市土壤污染
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很多重金属污染源,尤其是电子垃圾也不同程度地对土壤造成砷、汞、铅等污染,大量排放的汽车尾气也间接加重了铅对土壤的污染,同时人类在农业中不当的生产行为,如过度依赖化肥和化学农药,使用未经处理过的污水灌溉农田,对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秆采取随便堆放和焚烧,这些不当的行为污染了土壤的生态功能,这些污染物又借助食物链严重威胁到公众的身体健康和整个生物圈。
(四)城市垃圾污染
(未完,全文共14478字,当前显示148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