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未成年人成长的影响

校园文化是通过学校来反映和传播文化的现象,是社会文化在校园里的反映,是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它标志着学校的校风、学风和办学特色。

校园文化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产生的作用在于它把社会的价值观念、道德原则隐含在自己的文化体系中,通过启迪、熏陶、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和道德品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校园作为学生生活主阵地,校园中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一人一事都对学生成长成起着重要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让中国社会的先进文化占领校园阵地,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与实践的重要课题。

一、校园文化的正确定位

校园文化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学校教育的重点,而学校的良好校风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校风是校园大多数成员的思想观念、情感意志、言行举止的一种共同倾向和表现。创建富有育人氛围的物质环境,从而陶冶学生情操。

校园物质环境由室内和室外环境组成。室内环境是指教室、图书室、实验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荣誉室、音乐室、播音室等内部装饰、布置和构成。室外环境指的是学校的空间布局,各种教学与非教学的建筑、设施的造型、色调以及校园绿化、美化、净化等。优美的校园环境会让人产生一种“随风潜入夜,涧物细无声”的效果,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的品德和人格。创设多姿多彩的班级文化氛围,极能显现环境育人功能。充分利用教室每一个空间,使教室的每一块墙壁、每一个角落都具有教育内容,具有教育作用。同时,结合班级特点,以多种形式彰显班级文化特色。在室内布置名人各言、名人画像、《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有的班级精心设计口号、班训,营造健康向上、富有朝气的班级文化氛围;可以手工制作的作品装扮教室,在令人赏心悦目的同时,也充分体现了绿色环保的理念。如布置比一比、愿望树、学生的获奖作品等,充满书香气息,记录着班级个人在成长历程中快乐学习的点滴收获。在室外注重绿化美化,注重各种设施的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不但能显示出学校的整体素质,也展示着其特有风貌。它能够创造一个无形的“场”,将其感染力和渗透力充盈于校园之内、学生之中,无时不在,无时不有,通过潜移默化的陶冶,促使学生崇尚真善美、抵制假恶丑。通过创设丰富多彩的育人氛围,展示校园风貌,提高了学校的凝聚力。

二、营造和谐健康的校园心理环境,塑造学生良好风范

1、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1)思想教育活动。每周一的国旗下的讲话,每天利用中午的校园之声,围绕“五爱”教育进行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艰苦朴素教育。为促进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广泛开展爱校教育的宣传活动。

(2)文体活动。利用艺术节,每周的课外活动展示个人特长。(3)科技活动。包括举办科普知识讲座,科技小制作比赛,“小发明、小创造”等活动。

(4)社会公益活动。如开展义务劳动,学雷锋树新风活动,美化校园活动等。

(5)文化活动。它是指围绕培养“四有”新人的目标,融思想性、知识性、娱乐性于一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开展的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因此,校园艺术要坚持思想性、艺术性和学术性的统一,在校园艺术的构建上集思广益、合理布局、精心设置、美化载体、策划活动等,能够体现办学宗旨和学校特色,陶冶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意识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攀登科学高峰的进取精神。

2、制定完善的校园管理规章制度


(未完,全文共15868字,当前显示145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