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蒙城县小麦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魏宏伟

(蒙城县双涧农业综合服务站,安徽省亳州市,233500;联系人e-mai:whw2919@163.com)摘要:目前蒙城县小麦生产处于高产阶段,但要继续保持或进一步提高产量受到一些问题限制,经调查指出当前蒙城县小麦生产存在的问题,以期解决促进小麦生产。关键词:蒙城县;小麦生产;问题;对策

为促进小麦生产,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惠农项目,经过各级努力,蒙城县小麦生产得到长足发展,已顺利实现千斤县目标,但要确保持续增产,却受到几个问题限制,需要解决这些问题才能进一步增产。1存在问题

1.1农田基础设施薄弱,抗灾能力不强

近年来,农田基础建设主要是疏浚大沟,除土地治理项目外,几乎没有疏浚地头沟,甚至有的农户展沟扩地种植小麦,影响排涝,造成渍害,根系受损,小麦不能正常生长,遇到强降雨,排水不畅,损害更重;老机井年久失修,很多不能发挥作用;每年新打机井不多,遇到干旱年份,不能及时浇灌;有些项目区的设施配套不科学,作用不大,抗灾能力不强。

1.2高产所需成本较高,群众积极性不大

当前的小麦高产主要依赖化肥、农药、机械等的投入,成本偏高,净收益与投入不成比例,粮食收入在家庭收入中的占比逐年下降,若为高产再持续地增加投入,群众积极性不高。

1.3秸秆还田质量不够标准

玉米收获后,秸秆主要以还田为主,但机手为追求效益,秸秆粉碎的质量不好,没有达到5~10厘米的标准,秸秆偏长,翻入土中难以腐烂,造成土壤不紧实,出现灌风、吊苗,每年都有死苗现象发生。

1.4整地质量不高

当前浅旋耕现象普遍,耕层浅,保水保肥能力下降,根系下扎较浅,易倒伏,易受干旱影响;部分深耕的田块,耙地不实,上有明垡,下有卧渣,地虚坷,易跑墒,易受冻害,不利于稳产高产。

1.5播种质量不好

种子包衣处理面积较小,不能有效延迟纹枯病侵染的时间,部分田块地下害虫发生偏重;受播后干旱、秸秆还田、整地质量不佳;不能适期播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怕不利全苗,从而加大播量至225~270kg/hm²,个体与群体矛盾难以协调,特别是个别撒播田块达到300~375kg/hm²,且出苗早晚不一,个体与群体矛盾突出,病虫害、倒伏、早衰的隐患较大;部分田块播种较深,消耗的养分多,出苗后就是弱苗,分蘖少易受病虫的危害和冻害;绝大部分农户没有留田间操作行的习惯,造成中后期田管困难和损伤麦株。

1.6施肥存在不足

底肥普遍使用高氮型复合肥,磷钾配比偏低不合理,长势虽好,但产量上不去,倒伏机率偏大;追施拔节肥受天气、人为因素影响,追肥量不一,整体偏低;补施孕穗肥的更少;除了“一喷三防”时的叶面肥外,之后很少喷二次叶面肥,后劲不足。施肥量不足是小麦产量徘徊的原因之一。

1.7田间管理不科学

一是小麦出苗后,有的年份潜叶蝇、红蜘蛛发生重,播期早的纹枯病侵染早,杂草在年前有1个出苗高峰,需防治,但此期农民对病虫草害防治不够及时;二是年后拔节前,没有统筹兼顾除草、防病、治虫、防倒伏等;三是追肥,不按照要求追施拔节肥、孕穗肥;四是赤霉病防治,未能准确把握时间、药剂及方法,田管不及时

1.8缺乏优良品种目前,主推的品种中,有的秆高,高产需要高肥时就易造成倒伏;有的品种纹枯病偏重;有的品种蚜虫偏重;有的品种抗倒春寒能力偏弱;大部分品种中后期抗旱能力不强;有的没有高产潜力;高产稳产综合抗性强的品种极少;产量难以跃上新台阶。2对策

除上级投资治理外,地方政府也要加大投入力度,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农田基础建设,做到旱能浇、涝能排,科学治理,各种设施配套合理,增强抗灾能力。

2.2科学投入,增加效益


(未完,全文共19367字,当前显示146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