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关于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决定的心得体会[大全5篇]

关于缩小三大差距促进共同富裕政策实施的调研报告

共同富裕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共同富裕”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胡总书记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都是在强调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我们小组针对重庆市应对国家共同富裕等相关政策所作出的应对、改变进行了调研,并作出一下报告。

一、缩小三大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相关政策和会议

2011年7月20至21日,中共重庆市委召开三届九次全委会,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研究缩小贫富、城乡、区域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目标、思路和政策措施。这次会议将缩小三大差距,促进共同富裕作为主题,是重庆市委在充分考虑目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情况下,提出的具有重大意义的时代课题。

2011年6月24-25日,共同富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在重庆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科院院长陈奎元出席会议,中国社科院常务副院长王伟光和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慎明先后主持了研讨会。专家们围绕如何深化对共同富裕的认识、共同富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对实现共同富裕的意义、怎样进一步实现和发展共同富裕等问题展开讨论,并探讨走共同富裕之路的理论本质、重大意义和实施路径等进行了讨论。

2010年12月,在重庆市2011年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在“民生十条”之上提出“共富”理想。他说:“共同富裕是关系到社会主义本质和方向的根本问题”,“少数人的富裕绝不是社会主义的目的,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在随后的2011年重庆市两会上,重庆在全国率先将降低基尼系数写入“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将衡量社会贫富差距的指标——基尼系数由0.42降到0.35。与会专家认为,近年来,重庆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民生导向、共同富裕的发展之路。“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三进三同”、“大下访”、“结穷亲”等工作,都是践行科学发展观,推动共同富裕的有益探索,很多方面已走在全国前列,值得学习和借鉴。重庆秀山县委常委、统战部长任江河在行政中心会议室,召集全县20多名非公经济代表人士传达贯彻学习市委三届九次全委会精神,就“缩小三大差距,促进共同富裕”进行了专题学习讨论。

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的决议》,就如何缩小“三大差距”提出了12条有理有据、货真价实,实在、可操作的举措。

重庆市永川区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区人民政府常务副区长巴川江所作的《关于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建设幸福永川工作推进情况的报告》。会议认为,共同富裕反映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走共同富裕之路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

二、各地区对缩小三大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落实情况

(一)重庆教育对缩小“三大差距”做出的贡献

“十一五”期间,重庆教育在取得全面实现“两基”、突破高中阶段教育瓶颈

和高等教育跨入大众化阶段“三大跨越”重大成绩的同时,为缩小“三大差距”

做出了积极贡献,探索积累了提升教育对缩小“三大差距”贡献力的宝贵经验。

贡献主要体现在。消费性直接“缩差”和发展性持续“缩差”两个方面。

1、消费性直接“缩差”。消费是造成“三大差距”的重要因素之一。降低农

村人口的教育消费支出和提高教育消费质量,可以起到直接缩小农村人口和城镇

教育的收入水平,进而遏制“三大差距”的扩大。


(未完,全文共5092字,当前显示148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