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

《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言

自2016年11月28日至2017年3月17日《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在《学习时报》连载后,引起社会巨大反响。书中的系列采访实录来源自与习近平总书记一起插队的北京知青、和他共同生活的陕北村民以及同他相知相交的各方面人士共29人,以真实的历史细节和简朴的文字内容,生动再现了那段艰苦而光辉的岁月中习近平总书记的整体形象,清晰展示了其无私品德、崇高追求和吃苦实干的党员精神,令我不由为之敬佩动容,深有感触。

当代青年以青年习近平为榜样充满情怀拼搏奋进

“1969年1月,当我们乘车前往陕北途中,就被沿途漫无际涯的光秃秃的黄土高坡所震撼,进入眼帘的尽是‘穷山僻壤’,我们无法将眼前的情景与革命圣地、与自己的未来联系起来,竟有同车人怀疑司机是不是走错路了。到了公社和生产队,看到农民惊人的贫穷,心中诧异:‘新中国成立已经十几年了,怎么竟还有这么穷困的地区和农民。’”。作为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时间最长的知青,当时15岁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落户,直至1975年10月。

延川县梁家河村民张卫庞、吕侯生、刘金莲说:“近平与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1969年在延长县插队的知青孔丹说:“陕北七年,他真是不容易也真是不简单。”没有地砖紧靠黄土压实的地面、各类牲畜紧靠住所等多种因素使得跳蚤猖獗知青们痛痒难忍;没有细粮只有粗粮、肉和油稀缺、新鲜蔬菜匮乏等饮食问题让知青们难以适应;每天在艰苦条件、恶劣环境下进行高强度劳作让从大城市来的知青们叫苦连天;面对知青生活后的前途未卜内心充满了忐忑和迷茫——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和思想关这下乡要面对的四个关卡,对当时的所有知青来说都是异常艰难的考验。

面对这样艰苦的环境和看似无法完成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既不消沉也不抱怨,他贴近黄土地,贴近农民。当时习近平总书记的知青伙伴、作家王海燕说:“我们说:‘近平,走啊,咱们去梁家塌吃他们一顿。’但是,近平不去,他就坐在那里看书,他说:‘我就不去了,你们弄到吃的,给我带回点来吧。’”可以说,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诞生了一位人民领袖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苍茫黄土的陕北高原,深深铸就了一位有志青年的爱国为民情怀和艰苦奋斗品质。


(未完,全文共2975字,当前显示95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