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受众话语权建构时代的电视选秀

关于微博时代公众话语权的研究

一、研究背景

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媒体不断涌现,而微博则以其开放、自由、互动、共享、便捷等特性成功吸引了广大民众。

微博是一个公共话语空间,普通民众也可以自由发表言论和表达意见。在传统媒体时代,公众的话语权很难得到充分地保障,而在微博时代,每个人不仅仅只是受传者,同时也成为了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公民的话语权得到了空前的解放和提升。微博赋予了公民更多地话语权,拓展了公民的话语空间,而与此同时,话语权的滥用也引发了一些问题。因此,分析微博与公众话语权之间的关系是必要的。

二、概念界定

微博,即微型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以信息链的实时更新为连接的信息分享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等各种客户端组件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微博最先由博客创始人埃文·威廉姆斯等人于2006年创办,推出了twitter服务,twiter的诞生标志着微博时代的来临。2007年twitter开始走红并得到广泛应用,成为了被广泛接受的新媒介。紧跟着twiter的发展,现在中国国内的大多门户网站设有自己的微博主页。2009年,新浪网推出自己的微博,吸引大量名人注册,用户数量迅速增长。随后,搜狐网易等也开始试探开发自己的微博产品。2010年,微博参与到了各种公共事件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微博并参与其中,我国的微博事业正是进入全盛时代。

话语权是指公民有就社会公共事务和国家事务发表意见的权利,是一种表达权和参与权的体现,也是公民选举权和参政权等其他政治权利实现的基本前提,即控制舆论的权力。从个人的角度来看,它属于表达权的一部分,是公民个人对于他所关心的公共事务及各种现象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享有的民主权利;从群体的角度来看,话语意味着一个社会团体依据某些成规将其意义传播于社会之中,以此确立社会地位,并为其他团体所认识的过程”。

三、当前研究现状

(一)微博时代话语权的回归

微博以更迅捷、更有效的态势介入并影响公共事件,而且发挥了良好作用。微博大大降低了一般民众的表达门槛,大众能够在第一时间通过微博对某一事件发表意见,公民在获得更多话语权之后,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到公共事务之中,社会责任意识不断增强。

在微博时代,公众的话语权得以提升,很大程度上与微博自身的一些特性有关。比如,微博的即时性、便捷性、互动性,以及其传播内容的碎片化、传播渠道的多样化、传播范围广等这些特性,都使得公众的话语权在微博时代有了空前的提升。


(未完,全文共3249字,当前显示105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